做题可以帮助考生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小编准备了厦门六中2023届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2.从X地到P地经过 A.东、西两半球 B.西半球 C.东半球 D.南、北两半球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3~5题。 3.ab段河流流向是 A.自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4.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容易受山洪威胁 5.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ww w.ks5u.c 7.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10题。 8.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点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9.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A B C D 1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l:2023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 29.7cm) D.B3纸(51.5cm36.4cm) 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徽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第13题。 13.指示牌在图5(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某区域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完成14~17题。 1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15.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152米,坝高可能为 A.52米 B.70米 C.102米 D.120米 16.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下列四地中肯定被淹没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 D.丙 17.该水库放水时,在坝前会形成一道道壮观的人工瀑布。若要拍摄一张该景观的照片,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 A.甲 B.乙 B.丙 D.丁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回答回答18~19题。 18.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9.下面四组箭头中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冬灌是指冬季往田里灌水。下为我国某地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20~21题。 20.下列关于冬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B.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C.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缓解干旱 D.提高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 21.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河南 B.青海 C.黑龙江 D.湖南 读右面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雨带I、Ⅱ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3.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图,回答第24题。 24.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有效总辐射量是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如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有效总辐射量、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25~26题。 25.表示有效总辐射量、气温、降水量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26.有效总辐射量 A.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D.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读某城市市区与郊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该城市市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变化图,完成27~29题。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28.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9.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称为热岛温度,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热岛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 C.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30~32题。 30.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31.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32.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 甲地(位置见图)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33~34题。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读我国大部分地区某月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hPa)分布示意图,回答35~37题。 35.该图表示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6.此时我国内蒙古高原西北部与台湾岛的海平面气压差值(P)的范围是 A.20 hPa B.30 hPa C.25 hPa D.15 hPa 37.此时我国东北地区与云贵高原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西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北风、偏东风 D.西南风、偏北风 读季风区地理分布图,回答38~39题。 38.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9.①季风盛行时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二、综合题(本题有3大题,共72分) 40.(24分)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8分) (2)比较甲、乙两河入海径流量及水位季节变化的大小,简述原因。(8分) (3)说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并简述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8分) 41.(24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为1:202300)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皖南某地湖光山色、山青水碧,原有4个行政村,居民20230人,主要从事粮食、林果种植和禽畜养殖,多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近年来,该地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并通过合村并镇,建起了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1)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选择你支持的一个方案,并为其提供论据。(4分) (2)调查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推测原因。(6分)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采取合村并镇建设新型社区的方式促使农村逐渐向城镇转化。 (3)指出该地区合村并镇中城镇选址的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8分) (4)从发展非农产业的角度,说出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具体途径。(6分) 42.(24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该国人口2023万,以农业经济为主。19世纪80年代,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从此,茶叶一直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此外,斯里兰卡也出口橡胶和椰子,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材料2 斯里兰卡等高线分布图与甲城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图。 (1)简述甲城的气温、降水特征。(8分) (2)甲市7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市,分析原因。(8分) (3)分析图文资料,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的原因。(8分)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厦门六中2023届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