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优学地理网编辑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道,每题1.5分,共60分)。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海口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劣弧AB为夜弧,则C点日出地方时为( ) A.3时 B.6时 C.9时 D.8时 4.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0月10号,非阴影部分为10月11号,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0月11号14时 B.10月11号2时 C.10月10号14时 D.10月10号2 下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6.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甲村居民不能看到图中山峰 C.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D.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上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8.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 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 读下图回答9~10题题。 9.图中五地数据相比,正确的判断是 A.上海市的人口死亡率最低 B.宁夏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最多 D.西藏的老龄化现象最严重 10.关于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回答11~12题。 1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个发展阶段。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3~14题。 13.根据图甲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 B.c C.d D.b 14.按图乙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加工 读下图,下图中AB为晨昏线,其与40纬线交点处的地方时为7点,右图为甲处河流剖面图,该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15~16题。 15.关于图示地区所处半球和对应季节的正确叙述是 A. 北半球 夏季 B. 北半球 冬季 C. 南半球 夏季 D. 南 半球 冬季 16.若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则关于图中河流径流变化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此时处于枯水期 B. 此时处于丰水期 C. 全年季节变化小 D. 全年季节变化大 当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数据显示,我国2023铁矿石进口总量达7.4亿吨,其中大部分是从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公司中进口(甲国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团和乙国的淡水河谷公司)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有三艘远洋货轮分别从距图中三大铁矿产地最近的码头装满矿石(走最近航线)运往上海宝钢, 货轮在航行途中( ) A. 装满淡水河谷公司矿石的货船基本上一路顺水 B. 装满必和必拓公司矿石的货船先顺水后逆水 C. 装满力拓公司矿石的货船先逆水后顺水 D. 装满力拓公司矿石的货船7月份逆风顺水 18.在图中三大铁矿石产地的生产 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A.必和必拓公司: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B.力拓公司: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 C.淡水河谷公司: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D.淡水河谷公司:酸雨危害加重、土地沙化 下左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区分布、种植与收获玉米的时间图表。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B.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C.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D.该地畜牧业较发达 20. 该国收获玉米的时期,甲省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 A . 小麦 B. 棉花 C. 苹果 D. 葡萄 当上右图中PQ线为昏线且该线上的点最高纬度为700时,一艘海轮将一批货物从B港运往A地,据此回答21~23题 21.此时,A、B两地中( ) A.A地炎热干燥,B地温和多雨 B.A地的河流正值汛期 C.A地昼长夜短,B地终日骄阳似火 D.B地农民正忙于收获水果 22.N地的农业生产最适合发展( ) A.水稻种植业 B.地中海农业 C.商品谷物农 业 D.乳畜业 23.过M海峡时,轮船(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 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回答24~25题。 24.造成M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 地势起伏 C. 纬度高低 D.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5.中央谷地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依赖于当地( ) A.全年水热充足 B.灌溉系统发达 C.临近消费市场 ,需求量大 D. 交通发达,便于长距离运输 下左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202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据此回答26~27题 26.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20230S B.20230N C.20230S D.20230N 27.下列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C.该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流 上右图为某区域l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28~29题。 28.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数值为( ) A.18 B.27 C.36 D.45 29.该日北京下暴雪的原因是( ) ①受较强的暖锋控制 ②受较强的冷锋控制 ③冷气团水汽含量大 ④暖气团水汽含量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左图为某月90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30~33题。 30. 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1. 甲地在该月盛行( ) A. 西北风 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32.甲地该月的气候特征是( ) A. 寒冷干燥 B. 酷寒烈风 C. 温和湿润 D. 高温少雨 33.图示经线可穿越( ) A. 乌拉尔山 B. 印度洋 C. 热带雨林 D. 新西兰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上右图,完成34~35题。 34.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35.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 A.冷藏保鲜技术差 B.交通运输困难 C.贸易壁垒森严 D.饮食习惯不同 读世界某城示意图(下图中数字表经纬度)及该城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36~37题。 36.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 ) A.东南郊 B.东北郊 C.西南郊 D.西北郊 37.据右图可以判断,近十年该城( ) A.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B.城区人口数量剧减 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D.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38~40题。 38.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口 B. 径流量 C. 地形 D. 经济 39. 关于四个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近些年来,甲河下游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三角洲增长很快 B.乙河三角洲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C.丙河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丁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旱灾害频繁 40. 如果城市A、D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 A.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41.(共11分)材料一:安徽省某山风景区(118E, 31N附近)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海拔多在50米到450米之间,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同时又属国家牡丹原产地。每年,各色牡丹和石林组成壮观的花海石林,素有名花似海,奇石如林之称。 材料二:图为该山喀斯特地貌成因过程图(顺序已被打乱) 材料三:图为该山山麓地区气候资料图 (曲线表示气温,柱状图表示降水) 材料四:牡丹的生长条件牡丹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充足的阳光对牡丹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牡丹植株呈休眠状态。牡丹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二判断 ,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一和三,分析该山68月降水量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和四,分析该山牡丹花欣赏的最佳时间段为 月。 仅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否适合种植牡丹。 42.(14分)图甲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图乙为2023年山西、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1)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试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平原的形成过程。 (2)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 (4)指出山西省北部省界的走向特点,分析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43.(15分)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 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据野外踏勘,史前时期居延海面积达2023km2,汉时面积726km2。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早在汉代这里就有了农垦的历史。20世纪后期居延海曾几度干涸,2023年西居延海干涸,l992年东居延海干涸,造成胡杨林、沙枣林、红柳林、芦苇、芨芨草等优质牧草大面积死亡,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2023年起,国务院作出额济纳河跨流域调水的决定,限制上游用水,2023年蓄水量约2023万立方米,面积38km2。 (1)描述从居延海到黑河源头的气候特征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比较黑河P、Q两点所在河段水文特征的异同。 (3)河西走廊号称新能源走廊,请说出该地一种可开发的新能源并陈述理由。 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三地理试题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