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2023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现人口负增长 2.2023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 ) A.2023~2023年 B.2023~2023年 C.2023~2023年 D.2023~2023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4.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发展地方经济,就地会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 缩短时空距 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下图中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线,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因素是( ) A.环境质量 B.交通通达度 C.土地肥力 D.距市中心的远近 2023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单位mm),回答7~8题。 降水量 径流总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量 市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 7.城市建设导致了( ) A.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B.市区蒸发量减少 C. 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D.郊区降水量减少 8.为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河道、池塘 读下面四幅农业景观图,完成9~10题。 9.形成四地区农 业生产方式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0.关于四种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乙地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热带地区 C.丙地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较小 D.丁地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 要的水资源数量。据“以色列2023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资料,回答11~12题。 项目 大麦 小 麦 香蕉 柑橘 胡萝卜 蔬菜 奶牛 肉牛 家禽 蛋鸡 虚拟水含量(m3/kg) 5.87 4.067 0.252 0.64 0.064 0.069 177.8 15.5 5.434 31.09 1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看,以色列的农业应重点发展( ) A.粮食种植业 B.乳畜业 C.蔬菜种植业 D.家禽饲养业 12.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 A.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农业生产实施大水漫灌 C.大量生产水密集型的产品 D.大规模引用高山融雪水 读 “某农产品加工企业空间扩张过程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有关该企业的叙述,与图中不相符的是( ) A.生产基地布局在成本低廉的外地农村 B.销售部门布局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农村 C.公司总部布局在本地农村便于吸引城市人才 D.研发中心布局在科技发达的本地城市 14.该企 业生产基地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能源 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读“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 ipad4)的主要零部件产地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示反映了产业的( ) A.结构调整现象 B.升级现象 C.集聚现象 D.分散现象 16.在中国建立的“苹果”电子产品组装企业属于( ) A.劳动密集型 B.知识密集型 C.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性 读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形成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18.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 A.机场 B.市中心 C.运河 D.高速公路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如果要在韶关与赣州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合理的线路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20.水口山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可重点发展( ) A.钢铁工业 B.汽车制造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 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山东原本是我国的粮食、棉花和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生产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23-24题。 23.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B.农业生产已摆脱了地域的限制 C.该地区已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D.人们可以改造某些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 24.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好 C.我国蔬菜的质量好 D.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高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据图回答25-26题。 25.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便利 B.自然条件优越 C.工资水平较低 D.劳动力素质高 26.目前,日本、韩国相关企业主要向海外生产基地提供( ) A.技术服务 B.原料供应 C.基础设施 D.能源保障 读下面三角坐标统计图,回答27-28题。 27.若该图表示工业部门对不同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a、b、c分别表示原料、动力和市场(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图中四点最能体现石油加工工业区位选择要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若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图中四点最能体现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①②③功能区最合理的布局是( ) A.①住宅区②工业区③商业区 B.①工业区②住宅区③商业区 C.①商业区②住宅区③工业区 D.①商业区②工业区③住宅区 30.为及时了解和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与变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GIS B. RS GIS C.RS GPS D.GIS数字地球 202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迎考训练(一) 地 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1.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 。(6分) (2)请评价该城市在甲处建设火力发电厂的合理性。(6分) (3)请简析乙处开发为高级住宅区的区位优势。(6分) 32.读“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就我国而言,该农业地域类型优越的气候条件主要是 ;不利的气候条件主要是 。(6分) (2)乙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与甲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相比,其显著特征是 、 。(6分) 33.读“沪深高速铁路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兴建沪深高速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该铁路线分布特点是 。(4分 ) (2)简述兴建沪深高速铁路的重要意义。(6分) 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31.(18分) (1)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6分) (2)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河流污染较小;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较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分) (3)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清新;靠近高等院校;交通便利。(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32.(6分) (1)水稻种植业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6分) (2)商品谷物农业(2分)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总结:20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小编推荐: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单项选择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