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中地理是考生最难复习的科目,下面是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请考生练习提升。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1-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表示风力的搬运作用 .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沙尘暴 .水土流失 .泥石流 .土地荒漠化 4.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D.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5.有关图示地区的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B.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6.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读图回答完成7~8题 7.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8.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A.甲B.乙C.丙D.丁 2023年4月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计划依次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它将先后途A.巴拿马运河望角--马六甲海峡B.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巴拿马运河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10.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盐场、化工厂、电厂D.电厂、盐场、化工厂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建材厂有效的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C.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D.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第二卷(非选择题,56分) 3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 温-12.O℃,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 37..根据材料回答下题(26分) 材料一材料二2023年10月2日13时30分(当地区时),和平之旅使者哥德堡号仿古木帆船于图9中A港启航,经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于2023年8月29日10时30分(抵达地区时)抵达图10中B港。(1)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6分)(2)甲区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油气开采和化工、机械设备、食品工业为其三大主导部门.试用你所学地理知识对下列工业特点的成因分别给予合理解释。(14分)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图9中甲阴影区与图10中乙阴影区气候类型和特征(4分) (4)航行期间,A港白昼长短的变化依次是。(2分) 43. 读下图回答: 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ABCCB 6-11 DBDADD 36(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小 (2).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较为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发展中指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可以发展林业和果业 37. (1)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2)(14分) 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较多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区内市场狭小;对外经济联系方便(临海) 机械设备:邻近钢铁产地(鲁尔工业区);科技力量雄厚。食品工业:乳畜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3) (4)逐渐变短到逐渐变长,再逐渐变短 (2分) 43.(10分) 地形:仅次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地理网希望考生可以金榜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