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关于植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错误的表述是 ( ) A.绿色植物参与了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循环 B.绿色植物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 C.绿色植物促进了地壳的物质循环 D.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指防风固沙 2.下列关于生物循环及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B.生物是自然环境的创造者 C.大气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生物的作用 D.绿色植物可以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3.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②陆地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④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由右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条件回答4-6题。 4.下列图示含义是 ( )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 C.化合作用D.分解作用 5.右图所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 种作用较为吻合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6.右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人们常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列四幅景观图,哪一个图的树木毁坏后会导致水土流失、 河道淤塞? 8.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 的分布规律是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B.沿纬度方向的分异 C.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D.都不是 9.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 10.在低纬度大陆西岸缺失的陆地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雨林 C.热带季雨林带 D.热带稀树草原带 11.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12.以下地理现象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 ( ) ①尼罗河绿色走廊 ②-山有四季 ③南岭山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④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 ⑤非洲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 A.①② B.④ C.③⑤ D.②④ 13.我国缺少而南美洲有的陆地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冰原带、苔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14.下述的地理环境中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是 (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环状分布 15.既分布于大陆东部,又分布于大陆西部,具有不同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6.有关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表景观沿经线方向延伸 B.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 C.地表景观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D.以热量为基础 17.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功能与每个要素的功能之和大小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于B.大于 C.小于D.不能确定 18.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 ( ) A.地壳物质循环 B.生物循环 C.水循环 D.大气环流 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右下图是30N附近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 ( ) 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 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 21.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 ( ) A.乞力马扎罗山 B.阿尔卑斯山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 2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B.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C.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D.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3.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B.仅指土壤的侵蚀过程 C.它包含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方面的变化 D.黄土高原景观是其典例 24.下列关于地域分异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带的分异属于小尺度地域分异 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尺度大于海陆分异尺度 C.海陆分异属于大尺度地域分异 D.温度带的分异尺度大于海陆分异尺度 25.下列自然带不属于横贯整个大陆的是 ) A.苔原带B.针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 ,共计17分) 26.读北半球自然带的随纬度和高度分异的理想 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①是 带,它在40N的 山地分布的高度是 米。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 。 (3)自然带③的气候类型有 和 。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侧的典型植被是 ,在大陆西侧的典型植被是 。 (5)⑤所在的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 27.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 A. ,B ,C 。 (2)A、B、C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 的变化引起的,就纬度位置看,它们同属于五带中的 。 (3)就气候类型来看, A属 ,B属 ,C属 。 三、思维拓展与探究学习(33分) 28.分析大气与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人类活动关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内容的数码序号与图中方格内英文代号配对组合,使图示关系完整。 ①塑造地表形态 ②燃烧矿物能源 ③生产与健康④吸收紫外线 ⑤哺育生物 ⑥使用制冷剂 ⑦台风⑧暴雨⑨吸收红外线 (2)从图中可知,对大气层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 ,图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各种作用可概括为 。 (3)受图中所示的各种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生产部门是 ,这些气象灾害多发生在我国的 地区. (4)根据完成配对组合后的关系图分析,大气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包括: ① ;② 。 29.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6分) (1)从图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布规律。 (2)从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 的 分布规律。 (3)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地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布规律。 (4)④处的天然植被应是 ,⑤处的大型动物具有 特点,⑥处代表动物有 ,①处的土壤特点是 。 30.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 例如,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抽水机的绰号。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和灌木大量枯死...... 阅读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扼要说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要原因。(10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