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分析 ●课程标准 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国钢铁工业的两大巨头——鞍钢与宝钢的分析,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理解现代工业区位因素选择的影响因素。 ●教材分析 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投入、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导致了工业区位因素的不同。具体可以结合周围的工厂企业为例分析它们的区位因素。教材以鞍钢和宝钢为例,分析了工业区位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发生改变,进而对工业的选址和发展产生影响。 ●设计思路 二、教学过程 引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2023年4月17日《广州日报》头条 问题: 从这则新闻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你如何解释这种转变? 学生讨论 小结:现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的信息十分重要,企业的各项技术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改变。 这些就是工业布局应注意的区位因素。简述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与农业区位因素不同,体现在它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等。 影片: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 从影片中看出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的区位因素 原料、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工人、政府等因素。 这些因素又称之为工业的投入,生产出来的产品又称之为工业的产出。 问题: 考虑到以上因素,给你一个钢铁厂,你会将它布局在哪里呢?广州还是韶关? 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估计大部分会回答在广州,考虑到的是经济效益) 小结: 因此在考虑工业的布局时,往往会从经济效益出发,从本质上说,工业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为本。寻求成本最低。例如,世界钢铁工业的布局发展。 2.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以及它的变化 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与变化 假设燃料地(煤产地)、原料地(铁矿区)、市场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边是联系三地的唯一的交通线,利用以下图表中的数据,计算不同地点的运费,填入下图各地点的框图中,比较各地运费,选择钢铁厂的最优位置。 钢铁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吨) 时间 | 煤炭 | 铁矿石 | 钢材 | 消耗量 | 运费率 | 消耗量 | 运费率 | 消耗量 | 运费率 | 早期 | 8 | 0.2 | 2 | 0.1 | 1 | 0.3 | 20世纪初 | 2 | 0.04 | 1.8 | 0.07 | 1 | 0.1 | 现代 | 0.75 | 0.025 | 1.3 | 0.2023 | 1 | 0.05 | 运费率:美元/吨·英里 小结: 与世界典型的钢铁工业区结合在一起: 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在发生变化。 问题: 何种因素在促进着它的变化? 学生讨论 小结: 书上案例的分析: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 鞍钢——靠近铁矿分布;宝钢——靠近市场分布的临海型钢铁工业。 中国的钢铁工业区位同样经历了由煤铁复合型向临海型的区位转变。 3.案例拓充 世界纺织服装工业的区位变化 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 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早期的纺织服装工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德国等棉花高产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工人工资发生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