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3. 培养读图、分析地图、观察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学习重点: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连接:我们上册学习了中国地理概况(如三级行政区划)、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土地、水)和经济发展(工业、农业等)的一般特征。不难看出,我国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一地域也有差异。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一)谈论假期外出见闻,再参考课本2页图5.1我们看到 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区 乙.东南沿海地区── 区 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带── 区 丁.长江三角洲── 区── 区 讨论:上述地区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提示:如年级分班级管理等) 结论:1.区域划分的原因是根据 。 2.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 。 (二)春节期间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拜年,打电话、写信、寄贺卡等,都能感受区域的存在。你知道邮政编码的数字都表示什么么?看书3页活动2。 小结:同是行政区域,却还有不同 。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 (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县、市)、 (镇)三级。我们还有例子,如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亚热带、热带,而温带又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结论:同一地理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 或不同 的区域。 (三)我们也尝试划分地理区域:看课本3页活动题1回答问题。 学习主题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一)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 、 和 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二)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原因、位置、范围。看课本5页活动题回答问题。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根据 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不同“身份”。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 较大,而同一区域内 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和生活。 本节知识结构 反馈练习 1.填空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 气候区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判断题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 (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 3.下列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方地区 B北京 南方地区 C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 D上海 青藏地区 4.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及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代号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①-4.04.2023 ②-4.202341 ③3.327.20230 ④-202381 ⑴图中A、B、C、D分别是我国哪四大区域: A B C D ⑵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上有 山、 山和 山。 [3]图中A地区与B地区分界线附近的山脉和河流分别是 、 。 [4]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区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它们与图中对应的关系是: A B C D [5]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 ,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