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沼泽土,大部分集中于东北地区。一般说来,在高纬地区,气温低,湿度大,有利于沼泽土的发育。因此,东北地区沼泽土分布广泛,并有较厚泥炭层的积累(下表)。 地区 自然条件 分布 |
三江平原 温带湿润气候,年均温3°C左右,年降水量约550mm。地势低平。 分布在沟谷地区和旧河道地区。 |
松嫩平原 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2~8°C,年降水量400~600mm。地势平坦。 分布在河谷低地地区。 |
滨海平原 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8°C左右,年降水量600mm,潮水周期涨落,河水泛滥。 分布在沿海低地。 |
呼伦贝尔高原 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温-2°C左右,年降水量300~400mm。地势高,开阔平坦,略有起伏。 多分布在河谷上游地区。 |
大小兴安岭山地 寒温带、温带冷湿气候。年均温0~-4°C,年降水量400~600mm。分布在平坦的分水岭、坡麓、台地和河谷地。 |
长白山地 温带冷湿气候,年均温2~6°C,年降水量600~800mm。 分布在沟谷地区和熔岩台地上。 |
在农业利用方面,沼泽土的问题主要是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植物养分不平衡。开垦时必须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例如,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以及泥炭腐殖质沼泽土,在排除土壤中多余水分后,即可耕种;在泥炭沼泽土上,除排水外,还要采取修筑台田、垫土掺沙、大垅熟化和增施磷、钾肥等相应的改土措施后,才能达到改土增产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