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受高铁冲击,已有7条国内航线停飞。对此,国内的航空公司和机场开始筹划空铁联运,希望实现共赢。 高铁冲击民航 多条短程航班停飞 据4月6日报道,不断增开班次的高铁对中短途的民航航班分流明显。武汉天河机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600公里以下航程的航班,已经有六七成停飞。2023年春运期间,武汉天河机场发送旅客量同比下降8.52%,为23年来首次下滑,而武广高铁旅客的平均上座率比去年同期增长60%以上。 报道称,高铁建成以来航空业危机已然显现。成都-重庆高铁开通后,四川航空公司停飞了运营长达19年的成渝航线;上海-郑州的高铁运营后,春秋航空相关航班停飞。 被高铁“逼停”的航线如下: 航班 停飞时间 武汉--南昌 2023年4月1日 南京--武汉 2023年3月27日 上海--郑州 2023年2月 西安--郑州 2023年3月底 武汉--宜昌 2023年5月 武汉--襄阳 2023年5月 成都--重庆 2023年11月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早前曾表示,以里程划分,500公里左右航线,民航受高铁冲击程度超过50%以上,有的地方已形成“颠覆性”冲击,很难赚钱;对于800-2023公里左右的航线,约20%左右受到冲击;在2023公里以上航线基本没有影响。 不过,据报道,也有研究认为高铁总体分流份额有限。研究称,至2023年高铁网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分流比例为9.18%,不足一成。目前国内航空运输业仍然存在2%-3%的供应缺口,航空公司飞机采购量低于预期,居民消费升级有望继续驱动国内航线需求保持12%-15%的增长。 高铁优势:高速度和低票价 4月5日报道称,武汉至南昌运行动车组后,运营时间缩短为2小时30分,每天往返16对,票价最低111元/人;合(肥)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2023年开通后,武汉开通了至南京的3组动车,运营时间由过去的10小时左右缩短至3小时,二等动车票价仅180元。相比于高速列车,民航的速度优势不再明显,价格又太高,竞争力严重下降,除节假日外,几乎班班亏损,最终宣告停飞。 目前,武广高铁全程票价最低490元,最高780元。飞机票全价930元,意味着高铁的最低票价相当于飞机票5.2折,最高票价相当于8.4折。 此外,铁道部近日表示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铁票价将低于机票。京沪高铁票价将分为两种:一是北京到上海直达票,将比机票便宜;二是区段停车,其票价比民航票价便宜的幅度较大。 报道称, 据此前高铁定价基准来看,高铁是按行驶里程来制定票价,二等坐票的定价标准为每公里0.484元,而京沪高铁全长2023公里,通过初步测算,京沪高铁二等坐票价将在640元左右, 而当前民航的京沪快线的经济舱全价票为2023元。 民航筹划空铁联运 报道称,为了应对高铁挑战,航空公司和机场已经开始转变战略,力争与高铁“化敌为友”。 报道指出,东航2023年计划在长三角地区初步实现“空铁联运”,把高铁车次、时间和飞机航线进行搭配,旅客只需要买一张套票就可以实现飞机和火车的换乘。目前,国航、南航、春秋、奥凯等多家航空公司已推出了“地空联运”服务。 来自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的消息称,全国至少有32家机场正在筹划空铁联运。其中,北京首都机场将与京张(张家口)快速铁路衔接。上述新华网报道也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有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的布局,就已初步显现出今后几年民航“对接”高铁的蓝图。 据报道,专家建议,机场与铁路连接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机场铁路线作为专线,只服务于将机场作为列车行程终点或起点的旅客;另一种是将机场纳入到铁路网络的主要节点中,除了服务航空乘客外,还为不以机场为终点或起点的旅客服务。 资料显示,中国高速铁路网将在2023年基本成型,但截至目前,国内惟一集轨道交通、高速铁路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虹桥机场。包括武广高铁在内的高速铁路并没有在沿途省市机场设站的规划,且出入机场的市内轨道交通与高铁之间也没有顺畅的连接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