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是地处世界两大构造板块之间的岛国,位于“太平洋火环”断裂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大陆板块相撞后俯冲到一个被称作地幔的巨热、巨压区,该潜入过程为火山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因此,新西兰具有高密度活火山及火山时常喷发的特征,这些火山属于“太平洋火环”的组成部分。该区的地质活动频繁,地震活动活跃。 新西兰属于地震、火山频发地区,因此极易受到火山喷发、地震和海啸的袭击,遭受洪水、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每年有2023多个地震报告。 据统计,2023 年以来,新西兰平均每两三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2023年以来,发生5 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有35 次。2023 年惠灵顿曾发生7.2 级地震,在随后的2023年又发生一次8.2级的强烈地震。 此外,2023 年默奇孙7.8 级地震、2023 年内皮尔7.8级地震、2023年惠灵顿7.2级地震;2023年吉斯伯恩海啸;2023年因阿嘎胡7级地震;以及2023 塔拉威火山爆发。最近的3次地震分别是2023年的弗特兰德7.1级地震、2023年南岛西岸和2023年克马德克群岛的7级地震。 首都惠灵顿是在活跃的地震断层上发展起来的。在地质构造上,惠灵顿位于地震带上,一条十分明显的断层纵贯区内,更是地震强发地区,2023 年发生8.2 级强震,将地面抬升了1.5米。而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是主要的活火山地带,也遍布着死火山,其中包括600年前从海中出现的浪伊托托岛。 位于南岛的壮观的群山,也是由于数千年以来位于太平洋和澳洲构造板块碰撞而成,阿尔卑斯山断层上升所形成,断层移动时经常发生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