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解析】 1.太阳活动的含义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 2.太阳大气及其分层 太阳大气自内向外可以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如下图)。光球层即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太阳表面,厚度500Km,地球上接受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层发出;光球层外一层呈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就是色球层,这一层厚达几千千米,但是发出的可见光却不及光球层的千分之一,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肉眼才能观测到;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也是三者之中最大的,但亮度最小,即使在日全食时肉眼也看不到,只有借助日冕仪才可以观测。 注意:这里所说的太阳大气结构不包括太阳内部结构,只是太阳外部大气的分层及活动情况。 3.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但是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 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黑子发生的区域比其他区域温度低,所以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就比其他区域要暗一些。 国际上统一规定用黑子的相对数表示太阳活动水平,太阳黑子出现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称太阳活动峰年),反之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教材图1.9即反映了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②在离地面80~500千米高度范围的地球大气中,有若干层大气分子全部或部分的处于电离状态,我们称之为电离层,地面无线电短波就是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才得以传播。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得经电离层反射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造成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地球外围有地磁场,指南针等就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的。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形成“磁暴”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