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地区的范围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面积7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域单元。 2.区域特征和区域内部差异 区域气候特征 区域内部差异 限制条件 ≥10℃ 积温 种植作物 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年降水量300~2023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北部 2023℃ 春小麦、大豆等 热量 中部 2023~2023℃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甜菜、亚麻等 南部 2023℃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地形特征:略呈三面环山、平原中开的盆地轮廓。中部是海拔150m左右的广阔的东北平原,外围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向外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呈马蹄形排列。 3.东北地区工农业的关系 4.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优势 优势 特征 开发整治的方向 耕地面积广大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耕地的1/5,人均耕地量全国最多。耕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还有一些分布于山前台地和山间盆地和谷地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速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土壤肥沃 本区土壤主要为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生产力较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地势平坦,且地面坡度极小 5.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优势 分布 优势 特征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全国最大的林区 宜林面积广,森林面积约202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2%,人均林地面积为全国人均森林面积的8倍,本区森林覆盖率也为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的两倍多。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木材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3还要多 宜林地区广 本区尚有大量宜于发展林业的荒山、荒地和沼泽地 森林树种丰富 森林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主要为以落叶松为主的寒温带针叶林和以红松为代表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