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解读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复制链接]

解读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曲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以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实际上雪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地带。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并学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并学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也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控制着兵船的发育和分布。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每年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来。年长日久,才能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的地区。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恢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的温度分布规律

从全球来看,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迟到地区空气多对流上升,云层较厚,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副热带地区多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热量充足,积雪较易融化。因此,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迟到,而是在副热带地区。处在此范围的南纬20度~25度件的安第斯山雪线最高,主要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西部,一般高2023~2023米,最高可达2023米,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在纬度40度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雪线的高度在海拔2023~2023米之间。到极地附近,雪线可降至地表。此外,由于北纬10度的降水量比南纬10度多,南纬10度的雪线比北纬10度高一些。总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二、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1.气候上的气温于降水都与之有关

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时雪线也高。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2023~2023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023~2023米,北极圈内在200米以下,

②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因为,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平衡,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即雪线必然较低)放能融化大量的积雪,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段雪线达2023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2.地貌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①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③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我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2023~2023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2023~2023米。

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①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告诉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23~2023毫米,在同等气温(低于零摄食度)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雪线高度在2023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器难以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大陆性冰川,雪线高度大多爱2023米左右,个别地区达2023米。

②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高度为2023~2023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学衔高度为2023~2023米,珠峰北侧东戎部冰川以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冈日雪线高度达2023米。

③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器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④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

4.雪线的升降变化比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

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