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节次 考试内容 地球的宇宙环境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①可见宇宙的含义 ②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 ▲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组成及热量分配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5.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 ▲6.地球的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 ⑤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7.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周期及图示 ②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 ⑤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地球的结构 ▲8.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②岩石圈的范围 ▲9.地球的外部圈层 ①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节次 考试内容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③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②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地球表面形态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①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形成 ③地质构造的类型、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5.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6.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①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大气环境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相互关系 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图示 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及图示 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③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10.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图示 ③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④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及地面天气形势图 水循环和洋流 ▲11.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图示 ▲12.洋流 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节次 考试内容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①各自然地理要素(尤其是生物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②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③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②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②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①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②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①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②不同尺度上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①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8.主要陆地自然带 ①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9.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①因地制宜利用陆地资源的意义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节次 考试内容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概念、分类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5.自然资源概述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①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图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8.自然灾害的概念 ①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 ▲9.自然灾害的危害 ①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 ②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①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现状 ②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必修Ⅱ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节次 考试内容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②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2.人口增长模式 ①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②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人口合理容量 ▲3.“人口爆炸” ①“人口爆炸”的含义 ▲4.环境的限制性 ①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5.人口的合理容量 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②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人口迁移 ▲6.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①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7.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和原因 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地域文化与人口 ▲8.外国文化与人口 ①地域文化的概念 ②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9.中国文化与人口 ①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节次 考试内容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区位分析 ①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②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2.城市土地利用 ①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①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4.中心地理论 ①中心地理论的含义及运用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5.城市化 ①城市化的含义 ▲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①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7.城市化的特点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9.城市环境问题 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0.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①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