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复制链接]

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理计算
一 地球、地球运动的计算
(一)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依据:两地的经度相差15°,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区 时区数≈经度÷15 (四舍五入取整数。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时,东+西-。
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区时±两地时区差,东+西-。
4、时区差=甲时区数-乙时区数。
5、已知两地地方时及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4分/1°,东+西-。
6、已知某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求该地经度 所求经度=120°E±(当地北京时间-12)÷4分/1°。
7、已知某地的日出或日落的北京时间及昼长或夜长求经度
①先求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 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日出+昼长/2=日落-昼长/2
②再用6中的公式求解。
8、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二)两个日期范围比的计算
依据: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新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
方法:180°经线的地方时为n时,则新一天的范围为n×15°。由此,新一天/旧一天=15°n/180°-15°n。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依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小时。
方法:
1、某地昼(夜)长=该地纬线圈昼(夜)弧度数÷15°/小时;
2、昼长=日落地方时-日出地方时=(12-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2;
3、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4、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5、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四)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1、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
2、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3、日照图中晨线上各地均为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均为日落。然后依据两地的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的关系计算。
(五)太阳高度的计算
1、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ф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φ和δ位于同一半球取-,否则取+)。
3、两地的纬度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4、极昼区中的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
5、tanH=杆长/杆影长。
(六)对支点的计算
两个点关于地心对称。其经度互补方位相反;其纬度相同方位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