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要求。 (2)什么是有序的政治参与?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 (3)怎么样有序的政治参与?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要求,就能确保有序地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循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4)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能否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有力的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2、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 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选举,村委会居委会的选举)(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3)等额选举(4)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 各自优缺点: (1)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缺点: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的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2)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缺点: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3)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影响。 (4)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听证于民的目的,就在于决策利民。) 民主决策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明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4、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 (1)在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在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3)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5、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A、通过信访制度 B 、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 通过舆论监督制度 D、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6、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积极作用: A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 B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怎样才能行使好监督权?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以上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高考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点归纳,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想了解更多相关学习资料,敬请关注优学政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