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好政治,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精品学习为大家提供的中考政治第一轮摸底试卷,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 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C ) A.知识水平 B.思维能力 C.思想品德 D.知识能力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定的根据是 ( B ) ①党的十六大精神 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现在使用的教材 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3.“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指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 ( D) A.人文性特点 B.思想性特点 C.综合性特点 D.实践性特点 4.本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的三大部分是 ( D ) ①成长中的我 ② 我与他人的关系 ③学生的学习评价 ④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5.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 ( A ) A.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B.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 C.初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 D.初中学生的道德践行 6.本课程的追求是 ( C ) A.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结合 B.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C.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D.引导学生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7.《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 ( A ) A.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B. 针对性、思想性、主动性 C. 主动性、互动性、人文性 D. 实效性、主动性、方向性 8.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 (A ) A.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B.思想品德教育 C.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D.做负责任的公民 9.坚持 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B)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C. 社会主义主旋律 D. 党的基本路线 10.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 D ) A.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B.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D. 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1.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是( A ) ①亲近自然,爱护环境,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②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③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④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 12.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能力目标”是 ( C ) ①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②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④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13.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 (B ) ①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②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③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4.《认识自我》的目标包括 ( A ) ① 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②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③知道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④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5.《自尊自强》的目标包括 ( B ) ①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②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③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16.《交往与沟通》的目标包括 (D ) ①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②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 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17.《交往的品德》目标包括 (A ) ①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 ②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③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④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 18.《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含的内容有 (B ) 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②承担社会责任 ③法律与社会秩序 ④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9.《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包括 (A ) ①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②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③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④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20.《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目标包括 (B ) ①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②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③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④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二、判断(每小题3分,共15分) 1、小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比较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错 ) 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对 ) 3、电视节目、磁带,各类教育软件是课程资源中的文本资源。( 对) 4、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错) 5、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 ) 三、简答题(共两小题,每道15分,共计30分) 1、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理念是什么? 第一点: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人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点:初中学生初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第三点: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2、思想品德新课标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哪些? 观察、描述性评语、谈话、成长记录、考试 四、探究创新题(共15分)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有哪些建议?(至少三点) 第一: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第二:尽量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相结合。 第三: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第四: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本土资源优势。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政治第一轮摸底试卷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