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二政治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归纳知识点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5.1我们都是公民 1、公民身份的确认 (1)公民的含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国籍的含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3)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们一出世就具有公民的资格。如果我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2、公民身份的内涵是什么? 答:①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有特定的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②公民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特征);③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4、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答:①要树立国家观念;②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5、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含义是什么? 答:①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 ②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当承担或不得从事的行为。。 ③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2、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 基本 权利 公民的平等权利 全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权利。 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受教育权);妇女儿童权利等。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和财产继承权等。 3、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 基本 义务 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 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 如遵守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 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义务等。 ▲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5、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答:维护公民权利主要包括:①依法享有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应当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6、什么是依法行使权利? 答:指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1、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2、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如何体现? 答: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宣布无效。 ▲5、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如何对公民权利作有效的保障?) 答:①宪法对公共权力实行严格的规范和限制;②宪法规定国家和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③我国已建立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7、什么是公共权力?宪法对公共权力是怎样规范和限制的? 答: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8、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9、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 答:①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②要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③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反映并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10、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 答:公民的监督权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