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知识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总结

[复制链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的奋斗目标,如果你不了解,是不是有点落伍呢?不用担心,优学政治网给大家总结了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标志:我过胜利实现现代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具体体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特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

二、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危害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