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考点导航】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4.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知识链接】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一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二单元),我国的政体、政党制度(第三单元)等知识点相结合。 二、自主复习 (一)基础知识 1、比较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2、选择选举方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及原因? 3、公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如何行使?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间接方式: 直接方式: ① ② ③ ④ 5、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6、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村民和居民参与村务(社区)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意义? 7、公民的民主监督权的内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合法渠道有哪些? ① ② ③ ④ 8、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公民如何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二)基本问题 1、全面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2、比较有序与无序参与的区别、影响与后果 三、疑难问题 教学案 重点关注 见图解新教材P81-26 检测反馈 1、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2、某省2023年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节约选举成本 ②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③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 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是。这表明( ) 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2)为防止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公民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 高一政治复习学案NO.24参考答案 重点关注 图解新教材P83-26 检测反馈 1、D 2、D 3、C 4、【答案】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答案】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提出意见、批评、建议;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④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网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