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学案) 授课教师 学案签阅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具体因素。理解各种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理解商品供给和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理解商品价格、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 提高对价格的不断变动这种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提高透过价格波动现象认识价值规律的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和实践精神。通过学习劳动价值理论培养尊重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学习难点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学习方法引导阅读、启发思考、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学习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2023年春节前后南方冰雪灾害时我们生活中经历过的一幕吗?由于停电,大家都买蜡烛,结果是几毛钱一支的蜡烛卖到了一块多甚至两块钱一支。可见商品价格是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学习内容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 A、 等是影响价格的具体(间接)因素 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B、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多,则商品价格低;反之亦然。(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多,则商品价格高;反之亦然。 C、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起主导作用。(卖方有利) (2)买方市场: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起主导作用。(买方有利) 思考探究 同学们看到一些商家打出跳楼价,亏本大甩卖招牌,从中可看出这种现象是 方市场. 教师:供求影响价格,只能用影响一词.假若一辆价值十万的小车,供不应求时价格会高于十万.供过于求时会低于十万,但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因为价值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什么是价格?(学生回答)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教师: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什么决定呢?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学生阅读了解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要注意 现有: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正常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条件。 平均: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生产某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平均时间,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平均劳动时间,而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个别劳动时间虽然不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但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生产者就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就有可能亏损。因此,作为商品生产者必须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时,社会就进步了。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难点探究:(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A.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别,商品价值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别,应当先确定各自的内涵,再讨论相应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试从下图把握: 单位商品 价值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即产品数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下降1倍 增加1倍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不变 增加1倍 加1增倍 通过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2)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典型例题示例 若全社会生产小车 生产时间 产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100亿小时 1亿辆 100小时 100亿小时 若全社会生产小车生产率提高一倍 生产时间 产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100亿小时 2亿辆 50小时 100亿小时 【巩固与练习】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1、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几件上衣? 2、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生产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一倍,那么,现在10部手机可以换几部mp4。 3、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几个瓷碗。 4、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5、假设2023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23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23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6、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23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23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23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7、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8、假定去年生产一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9、假设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如果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同行业高出一倍,则该厂生产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 10、2023年某商品价值为100元,2023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为? 11、假定去年生产1台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台DVD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2倍。如果今年生产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1倍,而生产DVD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1台彩电=?台DVD 12、1盒水彩笔原来12元钱,假如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水彩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那么1盒水彩笔现在的价格应该是 13、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 14、假设某国2023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2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2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15、某国2023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2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2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答案: 1、1双皮鞋可以换8件上衣 2、现在10部手机可以换5部mp4 3、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30、15、10个瓷碗 4、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120元 5、2023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5元 6、2023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7小时 7、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4、160、40 8、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16克 9、该厂生产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2小时 10、该商品的价值为80元 11、1台彩电=8台DVD 12、1盒水彩笔现在的价格应该是6元 13、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10元 14、202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110亿元和121亿元 15、202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10亿元 部分题目详解: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二者成正比。所以,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皮鞋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1双皮鞋可换4件上衣;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即上衣的价值量减少一半,此时1双皮鞋可以换8件上衣。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降低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1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1/2个MP4。所以,10部手机=5部MP4 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换算。 5、【解析】本题是一道计算题,题目设计新颖,考虑因素较多。宜分解步骤解答, 第一步: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则该商品的价值量为X元. (1+50%)X =15 X=10元 第二步:货币贬值20%后,要Y元才能买到价值量为10元的商品.由于货币贬值20%,意味着花100元钱只能买到价值量为80元的商品,则 100:80=Y:10 Y=12.5元 6、【解析】2023年甲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为6(1+20℅)=5小时,年产量为12万件。由题意(125+108)(12+8)=7小时。此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要根据商品数量、同行业生产该商品共需要的劳动时间来计算。 14、通过社劳率引起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的变化,而单位时间内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不考虑劳动者数量的变化,08年价值总额仍然是100亿。但是由于劳动者数量增加10%,又引起商品数量的增加(1+10%),这个数量增加跟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因此08年价值总额应为100亿(1+ 10%)=110亿。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劳动者增加10%,导致w数量发生变化(1+10%),同时社劳率提高10%,商品数量随之发生变化(1+10%),因此08年W总数量为10亿(1+10%)(1+10%)=12.1亿件。已知价格未发生变化。故08年商品价格=12.1亿 10元=121亿元。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教师:大家知道,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货币产生后,价格要与价值相符。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同学们要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学生判断: 1 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 ) 2 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 由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是经常变化的,但价值决定价格,价格的变化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这就是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图:(可由学生作)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或下跌?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第二,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 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 学生讨论 1. 由于价格影响供求,所以价格会出现上涨或下跌。( ) 2.市场经济中,商品都由企业定价,因此,企业决定商品的价格。( ) 课堂检测 1.(2023长春联考)小灵通2023年退市,让出频段支持3G发展。虽说小灵通不具备手机的许多功能,但凭借资费低廉的优势,至今仍有7 000万用户在使用。这说明( C ) A.价廉是商家追求的目标B.成本影响价格 C.价格影响需求 D.需求影响价格 解析 资费低廉所以有7 000万用户在使用,说明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2.假定2023年某国生产1件A商品和生产两件B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都是10个小时,2023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生产B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一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等价交换原则,1件A商品可以交换B商品( A ) A.1件B.2件C.4件D.8件 解析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它的价值量降低一倍,为5小时;B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一半,它的价值量不变,为5小时。选A。 3.下图描述的是2023年1~6月某商品的价格走势, 根据该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C ) A.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B.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C.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D.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解析 该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C项理解错误。 4.企业要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 ( A ) A.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B.增加个别劳动时间,增加商品劳动含量 C.降低商品价格,扩大商品市场需求量 D.面向市场,使产品做到适销对路 解析 题目考查价格变化对生产的影响。B、C、D三项观点错误。 5.(2023淄博一模)目前我国液晶电视价格大幅度下跌,业内人士认为,液晶电视价格大幅度下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而到了2023年元旦期间,液晶电视销量大增。据此回答1~2题。 1.液晶电视价格大幅度下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说明 () ①市场竞争激烈,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②商家为了抢占市场,让利给消费者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液晶电视价格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降低,二是供求关系发生变化,①④符合题意,选B。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③观点错误。 答案 B (课堂总结) 知识体系 学习反思 第二课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学案签阅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和生产经营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生产者的生产调整各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2.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在何种情况下消费较经济,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 【学习重难点】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学习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设计思想】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注重用生活化的情景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经济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分析判断)启发引导、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情境导入】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思考: 花一百元买同样的商品,今天和两年前所买的量一样吗?展示一张百元大钞,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1、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想一想。 汽油价格上升,需求量有什么变化? 创设情境,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 (2)高档耐用品 过渡:但是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需求的影响力不同。 3、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的需求 (1)互为替代品 (2)互补商品 思考: (2)电动车与汽车、汽车与汽油这两组商品各有什么联系? 过渡,电动车、汽车、汽油,电动车与汽车、汽车与汽油这两组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关系?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商品 回答:面对汽油价格上涨,假如你是汽车企业的管理者你将会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价格变化关系到千家万户,一般来说在收入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上涨,生活水平降低,价格总水平下降,生活水平会有所提高,所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物价问题。 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做课堂小结。教师适当引导通过归纳总结,建构知识体系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的需求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课堂训练: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 ) ①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②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③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其互为替代商品的需求扩大 ④价格下降,生产规模缩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近年来我国粮价的上涨并没有引起居民的恐慌,这是因为 ( ) A.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B.居民普遍具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 C.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较小 D.居民普遍具有买落不买涨的心理 3、受油价上涨影响,居民购买电动车的多了,购买了摩托车的少了。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电动车和摩托车 ( ) A.是功能不同的商品 B.是对环保有不同影响的商品 C.是互为替代商品 D.是互补商品 4、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 ) A.牛肉与猪肉 B.货车与飞机 C.汽车与汽油 D.自行车与电动车 5、今年入冬以来,生姜价格持续低迷。安丘白芬梓镇姜蒜批发市场鲜姜批发价格由去年同期的2元/千克下降到0.9元/千克。该批发市场负责人分析说,生姜价格持续下跌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前几年因姜价上扬,姜农纷纷扩大种植面积,导致市场上供大于求;二是因日、韩等国药残检测日趋严格,导致生姜出口量有所减少;三是目前生姜粗加工企业多,许多企业仅限于洗洗泥、装装箱等,产品附加值低。 请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的道理,就如何克服姜贱伤农向姜农朋友提几点建议。 、(1)调节生姜生产。明年可适当减少种植面积,待价格回升后再行扩大,以增加效益,减少损失。 (2)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生姜生产要努力降低药残指标,以赢得国际市场。 (3)依靠科学技术,对生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教学反思】 本设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原则,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途径,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经济理论和价值观来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既突出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感悟,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增强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把握好课堂的开放度,合理处理好开放和收敛的关系。 【学习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