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处于公民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必须给予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政治收入与分配专题训练,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023届江苏常州期末)2023年“两会”上,“收入分配,以民为先”再度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社会经济十大热点之一。收入悬殊和分配不公,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羁绊。据此回答第1-3题。 1.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 A.我国分配严重不公 B.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 D.在我国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到了充分体现 2.针对当前收入悬殊和分配不公的现象,国家应( )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加强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整顿分配秩序 ④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 ②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的收入 ③社会保障收入 ④合法的劳动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2023届江苏扬州二模)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宣布,从2023年2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说明政府( ) ①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5.(2023届江苏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2023年至2023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2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 ) ①实现社会公平 ②完善社会保障 ③拉动内需 ④发挥财政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届江苏无锡高三质量调研)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故事启示我们( ) A.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相等 D.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2023届江苏镇江第一次调研)国务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我国事业单位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回答7-8题。 7.绩效工资的基本特征是将员工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国务院在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体现了( ) A.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B.按劳分配原则 C.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D.按劳动成果分配的原则 8.有专家提出,在这一轮工资改革中,要防止过度拉大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收入差距,造成新的不公。这启示我们,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的实施中( ) A.必须大幅提高管理层中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标准 B.要形成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C.要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D.必须注重公平,注意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023届江苏南京二模)继2023年,2023年我国仍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举措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 ①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政府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 ③国家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④铁道部门决定2023年春运票价不上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扩大出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D.扩大进口,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11.(2023届江苏苏州期末)请你根据我国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如下),选择正确的选项( )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12.(2023届江苏南通二模)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通过了《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作为“国家账本”的一部分,右图主要反映了财政的如下作用( )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B.改善人民生活 C.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实现同步富裕 13.(2023届江苏南通二模)车站、停车场、马路边、新村里……停放在这些地方的汽车车门上常被人插上烦人的“名片”,而“税务咨询,代开各类正式发票”是这些“名片”推介的主要业务。“代开各类正式发票”的行为 ( ) ①属于严重的骗税行为②会导致国家税款流失 ③严重干扰正常税收征管秩序 ④触犯了刑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4、(2023届江苏镇江第一次调研)截至2023年1月7日,我国已累计完成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2023万人。此次疫苗的生产、接种费用将由政府埋单,此项财政支出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这说明(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税收是国家职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③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财政有利于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3届江苏南京二模)右边漫画《中国腾飞,坚强保证》启示我们,作为公民( ) A.要依法诚信纳税 B.要参与税收征管 C.要了解税收基本特征 D.要杜绝偷漏税行为 二、非选择题 1、(2023届江苏南京二模)材料一:2023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 项目 城乡 行业 地区 城镇 农村 垄断行业 一般性行业 苏南 苏中 苏北 数值(元) 20232 2023 20235 20233 2023 2023 2023 增长(%) 10.5 9.4 12.7 10.5 8.9 11.7 12.7 注:2023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2023年以来,江苏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促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地区加快发展;2023年2月1日起,又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1)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江苏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2023届江苏扬州第四次模拟)材料一:近两年江苏百姓对收入、住房、社会保障满意情况比较(单位:%) 收入状况 住房状况 社会保障状况 满意率 不满意率 满意率 不满意率 满意率 不满意率 2023年 59.4 30.4 75.7 22.0% 65.7 21.5 2023年 66.9 25.1 75.0 22.9% 67.6 20.4 注:2023年江苏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4%;财政在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长17.2%;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牵动着百姓的心。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百姓个人生活感受调查结果显示,92.8%的江苏百姓认为自己生活幸福和比较幸福。但同时调查也显示,百姓对收入的不满意率已经连续四年超过20%,部分百姓特别是农民、学历偏低、无业失业人员及女性等群体感到就业困难。住房不理想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都影响到百姓幸福感的提升。 (1)请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A4、B5、A6、D7、B8、D9、B10、A11、D12、B13、C14、A15、A 二、非选择题 1、(1)2023年,江苏省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与人均收入都有较大提高;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说明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苏北、苏中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 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1)近两年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在民生方面投入的增加,百姓对收入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的满意率上升,不满意率下降;百姓对住房的满意率相对较高,但由于房价持续上涨,百姓对住房状况的满意率有所下降,不满意率有所上升。 (2)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继续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不断提高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引导,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房价,使百姓对住房更加满意;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使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宽、更广,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政治收入与分配专题训练,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