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小编准备了高二必修三政治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希望你喜欢。 一、判断改错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2、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 3、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4、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选择题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 2.《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什么是力量?地震可以摧毁我们温馨的家园,摧毁我们美丽的山川,摧毁我们脆弱的生命,却摧毁不了我们自强的脊梁、空前的凝聚和奋发前行的勇气!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③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中央组织33位在延安工作过的老同志重返延安,重返他们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只要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弘扬时代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以礼赞祖国、讴歌时代、振奋民心为主题的大型烟火联欢晚会,各族人民载歌载舞,共同庆祝祖国60华诞。据此回答6-10题。 6.观看盛大阅兵式、群众游行和大型烟火联欢晚会后,全体华人被一幕幕壮盛的场面所吸引,深受震撼、倍感骄傲和自豪。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④我国人民对祖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建国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了这一点。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 A.唯有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独领风骚 8.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②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一致的,爱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的具体表现 ③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情感,其表现形式是经久不变的 ④爱国主义通过具体的言行具体体现出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B.我们要学习世界各国的民族精神 C.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各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优秀的 10.六十载奋斗创业,一甲子春华秋实!2023年10月1日,首都各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隆重欢庆新中国60华诞。假若请你以这一新闻资料为背景写一篇时政小论文,最合适的一组主题词是 A.展示中华盛世凝聚民族力量寻求战略盟友 B.增强国家实力展示军事力量主导世界格局 C.展示大国形象彰显综合国力推行中国模式 D.讴歌盛世中华感叹中国力量维护世界和平 11.歌为心声。革命经典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①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在海瑞陵园的亭柱上,挂着海瑞写的一副对联: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这副对联反映出海瑞: ①崇尚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 ②强调执政为民的民主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 ③憧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环境友好的发展观念 ④主张勤勉清廉的从正道德,具有净化官风的积极意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4.情感和文化情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我国探月活动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5.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大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文化生活第七课 一、判断改错 1、解析:错;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2、解析:二者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解析: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4、解析: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5、解析:错;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二、选择题 1.C2.B3.D4.A 5.【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①③符合题意要求。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②错误;④说法不符合题意。 6.D7.B8.D9.C10.D 11.【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古已有之,故①的说法错误;④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其中世人普遍认同的说法太绝对,故排除含①④的选项,本题选B项。 12.【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对联强调了关注民生、勤勉善政的理念,并没有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故①④符合题意,③的说法不符合题意;②强调执政为民,行为主体是党,故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③的选项。 13.【解析】B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表彰劳模实际上更注重表彰劳动模范的精神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奏响时代的主旋律,故②③说法正确;表彰劳动模范更重要的是发扬他们的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故①的说法错误;表彰劳模有利于引导人们热爱劳动,但不可能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故④的说法错误。 14.【解析】B民族精神是中华力量的集中体现、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未能体现。以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事例为题干,考查对民族情感的认识。难度较小。 15.【解析】D本题是一道比较典型的时事型试题,以四川汶川地震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①项明显错误,排除。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支援了灾区,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也得到了世界的赞誉,②③④三项符合题意。 高二必修三政治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