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是国家意志力的体现,它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告诉我们( ) A.哲学是自发产生的 B.人人都是哲学家 C.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D.哲学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 2.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 ) A.神秘化的倾向 B.简单化的倾向 C.庸俗化的倾向 D.体系化的倾向 3.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不仅带来生物学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这说明( )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B.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 C.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D.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总和 C.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甲、乙二人做生意均失败。甲认为,生意失败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经验不足可以历练积累,遂重新创业,并取得成功。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自发的世界观阻碍事业成功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7.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一个箭射不到靶上的理论,即箭要射到靶上,必先经过路程的一半;然后又要经过剩下一半路程的一半,以此类推,箭永远有一半的路程要走,所以它永远也射不到靶上。从中可以看出( ) A.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 B.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 C.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矛盾性 D.形而上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 8.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觉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 9.牛顿经典力学对近代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近代唯物主义因此呈现出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下列观点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②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必然的 ③人体就是一架机器 ④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0.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 ) 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11.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2.启蒙哲学引导和塑造了现代精神,开启了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大门。经过几百年发展,现代化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后现代哲学应运而生,它全面反思和批判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并对启蒙哲学发起了猛烈攻击。这表明( ) ①哲学对社会弊端有批判功能 ②哲学可以引导和塑造时代精神 ③时代的变化推动哲学的变化 ④哲学分歧都是现实社会斗争的反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不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是因为没有提出( ) A.科学的自然观 B.科学的社会观 C.科学的历史观 D.科学的实践观 14.恩格斯说: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过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的东西抛弃掉。可见,以往的社会主义没能实现( ) 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17.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8.辨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二者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它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9.材料一 对于那些不研究哲学而高谈哲学的人,黑格尔说他们就像某些动物,虽然听见了音乐中的一切音调,但音调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却没有透进它们的头脑。 材料二 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起飞。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个比喻的理解。 第一个比喻:动物能听到的只是音调,而不是音乐,因为它不理解音调中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是人人都懂哲学,因为自发的世界观缺乏理论性与系统性。而要使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需要艰苦学习,黑格尔批评了那种不进行艰苦学习而高谈哲学的人。 第二个比喻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反思即是对具体知识的再思。密涅瓦的猫头鹰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才起飞,此时它已经观察到了白天所发生的一切,比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20.黑夜旷野中的磷火,从科学上讲,那只是自然现象。对这种现象,相信鬼神的人,以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则不认为是鬼神在作祟,而从无神论的角度去解释。究竟有没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会说这样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请给出你对这句话的判断,并根据所学哲学知识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 这个命题不正确。 理由是:信或者不信都是一种主观判断,属于社会意识,而有或者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这个命题实际上是说主观上的信或不信决定了客观上是否存在的状态。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唯心主义观点是迷信的哲学基础。 参考答案(二) 这个命题正确。 理由是:信或者不信是指支撑经验的某种信念(理论),有或无是指有没有关于鬼神存在的感觉经验。人们总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解释某种经验。相信鬼神的人就会把自己不能用常识解释的现象理解为鬼神支配的超自然现象,不相信鬼神的人,则从无神论的角度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人们尚未认识的自然现象。 参考答案(三) 这个命题正确与否要看如何定义信或不信以及有或无的概念。 理由是: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主观意识,而把有或无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状态,则这个命题属于颠倒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心主义,因而是不正确的。如果把信或者不信看作支撑经验的信念或理论,把有或无理解为有没有关于鬼神存在的感觉经验,则是正确的,因为人们总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论解释经验。 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