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小编准备了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检测,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海峡两岸群众祭拜妈祖活动 ②新疆自治区政府依法严厉打击惩处严重暴力犯罪分子 ③日本大地震给日本造成重大损失 ④中学生参加建党94周年:校园书画摄影大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 目前,世界上不包括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汉语总人数已达4 000万,有100多个国家近4 000所高等学校开设汉语课程。汉语热的出现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该观点看到 A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 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3. 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这说明 A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 B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政治分歧不可调和 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4. 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5. 某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墙上文化建设,设法让墙壁说话,使抬头可见的墙壁成为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让墙壁说话的原因是,校园文化 ①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激励着人们战胜困难、这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提升文化竞争力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7.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是 A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B 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8. 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放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喝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吃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0. 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 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11.一个音符无法表达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这是胡锦涛同志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过的话。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要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D要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12. 2023年2月11日是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4周年纪念日。《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世界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是 A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中西文化趋同的表现 B弘扬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表现 C借大众传媒,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表现 D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科学尝试 13. 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 A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14.我们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看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西方人对你的赞美之辞,你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的差异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差异 15. 国务院决定从2023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23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6.2023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旨在共同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学国际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下列对儒学的正确认识是 A用外来文化改造儒学,才能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 B儒学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C儒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 D要辩证地看待儒学,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7.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宣传敬老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18.公开征求意见期间,相关机构组织专门力量收集社会各界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和信函发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关注和收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D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9.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是 A宋明理学 B秦的统一 C春秋百家争鸣 D汉代儒学独尊 20. 在曲阜、台湾、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每年都会举行祭孔活动。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 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① 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 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22. 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上述材料说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B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统一国家 C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D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文化具有区域性 23.造成上题材料中情况的原因是 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④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 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5. 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第51届国际政治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代表队6名学生全部获得金牌,其中中国选手聂子佩获得满分。在比赛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力拿第一名,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中国选手克服重重困难力拼金牌的精神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②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民族精神至高无上,决定一切 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6.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其核心是改革创新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检测,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