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关于2023年高考政治学考试易错考点总结是优学政治网特地为您集合的,优学政治网编辑将第一时间为您整理全国考试资讯信息,供大家参考! 1.我们的分析国内国际社会政治现象时,必须用阶级分析法. 2.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是运用强制力量为民从谋福利的. 4.国家是社会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5.讲国家利益就是讲阶级利益. 6.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 7.国家性质决定政党的性质。 8.国家性质决定执政党的性质。 9.民主是实行多数人的统治,是指社会中的多数人。 10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可言。 11民主制国家不存在专政。 12.国家履行国家职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3.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基本的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交往职能和侵略职能。 14.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是工农联盟。 15.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16.维护社会治安只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7.中国共产党履行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18.政协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19.社会各个阶级历来都十分重视政权组织形式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国家的政体。 20.国体决定政体,因此国体相同,政体一定相同。 30.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3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法律监督机关。 32.人大的职权有以下几类: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质询权。 33.人大有监督权,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34.在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35.人大和一府二院之间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36.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间接行使者,因为行使权力的主体是人民。 37.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直接行使权力的是人民代表,故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是人民代表。 38.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39.各级人大代表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任期都是五年。 40.各级人大代表都是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任期是五年。 41.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质询权和立法权。 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石。 43.在我国,凡属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重要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直接创建和决定的。 44.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构成模式。 53.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国防权和外交权。 54.西藏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享有的自治权的程度不同。 57.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58.国家机构越少,办事效率越高。 60.地方各级人大既是权力机构,又是立法机构。 62.我国的国家元首就是国家主席。 63.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6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66.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67.我国国家机关存在的依据和其行使权力的依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8.立法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依据。 69.行政机关不仅要做到依法行政,更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70.要依法治国就是要做到国家机关立法,全体公民守法。 71.公民和国家的关系,表现在法律上就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2.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 73.凡是被判处刑罚的人都一律不享有选举权。 74.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5.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指监督权。 76.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有法律的地方就有自由。 7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守法和执法方面的平等。 7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平等。 79.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要坚持立法平等,守法平等。 80.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受的公民权利就越多。 81.权利和义务是同时产生的,也是都可以放弃的。 82.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88.执政国家政权的党就是先进的党。(一看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二看是否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要看能否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才能保持。) 9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98.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和经济领导。 99.在党建中要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首位。 100.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执政为民。 102.政党制度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和无产阶级政党制度。 103.八大民主党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10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5.民主党派可以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决定国家方针、政策、法律。 106.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 107.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构,履行相应的国家职能。 10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各阶层、各集团的利益冲突,不需要通过多党轮流执政、权力转移等方式来调整利益关系。 109.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新型关系。 11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和互助。 111.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平等。 112.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相互联系的,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113.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11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115.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1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四级。 117.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118.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深刻的社会改造和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国宗教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宗教的本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1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 120.国家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活动。 121.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的目的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22.在我国,宗教信仰完全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信仰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能用强制办法解决宗教信仰问题。 123.邪教作为宗教的一种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 124.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125.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对外政策。 126.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 127.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128.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也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 129.国家法是由大国一致协商而制定的。 130.最大的政治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欧盟。 131.联合国大会享有广泛的职权,可以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问题及联合国任何机构的职权问题进行讨论。 132.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指中、俄、英、美、德。 133.联合国大会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34.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135.当今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恐怖主义。 136.一个国家越发达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就越大。 137.维护和平才能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一定能维护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建立新秩序) 138.只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一定能赶上发达国家。(受国际经济秩序是否合理、国内资源、社会制度、历史条件、民族凝聚力等因素影响) 139.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是强权就是真理,某些大国推行其的根本原因是要谋求超级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 140.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国际社会处于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已然形成。 总之,在倒计时的百天里,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优学政治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高考政治学考试易错考点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