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政治复习资料总结三则 复习资料一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及其事业中的领导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原因) ①只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只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③只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①科学执政含义: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含义: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含义: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确立三个代表的思想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极重要的意义。 (4)“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复习资料二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本质是什么?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的人民民主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思想基本原则之一被载入我国宪法。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4、公民应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6、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复习资料三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几种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理解) 2、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3、我国当前采用的选举方式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选举方式?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1)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3)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公民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重要性)?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 4、公民应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2)积极参加选举,增强自身的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 (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