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阶段了,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三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 ) ①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②民族精神的生长史 ③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④涵盖一切文明成果的文明史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2.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中华民族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②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以团结统一为核心 ④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A .②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3.2023年8月15日,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7名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成功登上钓鱼岛的主岛,并插上五星红旗宣誓主权。记者问来自内地的方晓松:面对日舰的阻挠,为什么不惧怕时,他说能成功登上钓鱼岛,死也值了!方晓松的言行彰现了( )精神。 A.自强不息 B.勤劳勇敢 C.团结统一 D.爱国主义 4.有位诗人曾说:祖国意味着责任。下列属于对国家负责的表现是( ) ①莫言问鼎2023诺贝尔文学奖 ,圆中国百年梦想 ②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更重视个人利益的得失 ③袁隆平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祖国和人民 ④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物价上涨慢一点,收 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孩子学费降一点,医疗费用低一点 这一民谣从根本上反映了( ) A.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干群矛盾 B.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矛盾 C.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 6.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是( ) ①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②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 ③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④城乡居民拥有的通讯工具比原来明显增多了 A.①③④ 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7.我国税收的特征是( ) ①规定性 ②强制性 ③无偿性 ④固定性 ⑤免费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8.吴某在路上拾得一个钱包,内有现金数万,喜不自禁,占为己有。失主知道后请求归还,但吴某拒不交还,于是失主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吴某交还全部款项,并承担诉讼费用。这个案例说 明( ) ①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②不是自己的合法所得,就不能占为己有 ③取得不当的利,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人 ④任何人不得将他的遗失物非法占为己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下列行为中,属于平等的是( ) A.班干部选举中,根据选票多少来确定班长 B.工商管理人员李某放纵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 C.王某处理事情时袒护他的亲戚 D.刁某通过送礼给领导,谋取了好的工作岗位 10.据调查,中国居民工资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仍然过大。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别。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对此,我们应该( ) A.坚持平均主义的原则 B.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 C.尊重差异,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 D.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成员发扬相互关爱、热情奉献的精神。下列语句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①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②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③凡事低头人前过,不惹半点事非来 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党和政府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 ①实行平均分配 ②维护社会公平 ③坚持以人为本 ④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4.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任名国家领导人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④B.②③ 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批评建议权 B.参政议政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消费权 16.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 A.执法必严 B.有法必依 C.有法可依 D.违法必究 17.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C.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发展不平衡 18.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D.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 盾 19.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 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代表所有中国公民的利益 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加强文化建设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题(共 17分。21题8分,22题9分) 21.(8分) 读图表信息回答问题:小强全家2023年收入情况统计表 成员工作岗位(创收方式)年收入 爷爷在企业入股约20230元分红 奶奶私营饭店经理20230元 爸爸个体服装设计师约20230元 妈妈在国企上班20230元 (1)图表分析:小强一家年收入的来源。(4分) (2)国家政策:怎样才能让小强一家创造更多的财富?(4分) 22.(9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就要促使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让人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充分调动各种创造财富源泉的作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 (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4分) (2)怎样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5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 27分。23题10分,24题17分) 23.(10分)材料一:小强的母亲说: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自己的家庭一直不是很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要节俭,但儿子却总是喜欢与同学攀比,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几次偷拿家里的钱。 材料二:初中生用零花钱摆阔请客,一桌竟然花了几百元。 (1)请指出材料一中儿子的不正确行为。(要求:请写出三种,语句完整。)(3分) (2)结合材料,谈谈应怎样使用零花钱?(3分) (3)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4分) 24.(17分) 某校 九年级五班学完第二单元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以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下面是这次讨论会的几个环节,请你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环节一:体验小康 来自农村的李晓同学说: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来自城市的张明同学说: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小孩压岁钱至少一百元。 (1)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2分) 环节二:解读小康 针对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芳芳、玲玲和月月三个好朋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见右图) (2)请你也来说说对全面小康的理解。(3分) 环节 三:共奔小康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才能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小康生活。 (3)把蛋糕做大,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经济制度?(4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4)为了把蛋糕分好,我们应采取哪些分配方式?(6分) 四 、活动探究题(共16分) 25.材料一 漫画《讨薪》 材料二2023年12月20日,中国淮海网消息:记者从徐州市民政局社会捐助中心了解到,按照捐赠款使用程序,截至目前,去年徐州市接收的457万元扶贫济困一日捐善款,已有420多万元用于低保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和灾区群众的救助。 阅读上述材 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与漫画中的人处境相似的还有哪些人?(3分) (2)上述材料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是谁的责任?为什么?(6分) (3)阅读上述材料后,就如何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问题,某中学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以爱心无边,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的任务: ①请 你为本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2分) ②为了能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策划本次活动的形式。(至少三种)(2分) ③请你选择某种活动形式,写出活动步骤。(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