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引入 ①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 这种规律决定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 ③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有怎么样个人理想? (解释: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是还没有实现的。) 理想的问题 1.最高理想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⑴幻灯1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对理想社会的描写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千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请描述你想象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幻灯2 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 ①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②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③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差别将最终消失,国家将最终消亡。 ④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水平将有极大的提高。 ⑤人人将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 ⑶全面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含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相同、两个社会的区别是成熟程度不同) 初级阶段 低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理想的提出,依据是什么?是否可行? (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可行,因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能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证明具有可行性) 3.个人理想把振兴中华作为崇高使命(根据我国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加以明确) 4.个人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不能只停留在个人理想的阶段(没有国家的利益就没有个人的利益) ②共同理想只不过是我国现阶段的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理想和责任(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时期等等) ③对于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我们不能好高鹜远,因为这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阶段,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实现。 必然趋势 ④ 个人理想 共同理想 最高理想 必要准备 (立足现代,展望未来) 人才的问题 ⑴个人理想的实现,要求我们青少年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 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 的竞争?(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的竞争?(人才) 所以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 的竞争?(人才) ⑵人才能够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⑶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杰出人才的名字?(比尔盖茨、爱迪生、爱因斯坦、李四光、孙中山、邓小平等) 层次之分:高层次的人才和平凡岗位上的人才(雷锋、徐虎) 人才有 种类之别:行行出状元 ⑷社会主义需要的是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 你符合四有人才的标准吗?哪一方面不符合? ⑸讨论:父母有钱、有权,是否就能成才? 外因:社会主义制度 成才的条件 内外因相结合,尤其要发挥内因作用 内因:自身的勤奋努力(关键) 寄语 着眼未来,高瞻远瞩,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板书 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个人理想() 成为四有人才 成才的条件 外因:社会主义制度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 内因:自身的勤奋努力 (关键) 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练习 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这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②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 ③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④这充分反映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