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学政治网高二频道下各科目的试题全部更新了2023年备战期中考试的月考试题,欢迎大家在课后进入高中频道练习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卷,在做题中不知不觉提高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的转变时期,列宁及时掌握物理学的发展,写下《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上,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材料表明 ( ) ①真正的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产生影响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④真正的哲学是对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和概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 )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 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5~6题。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6.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7.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 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这是因为 (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9.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现代传媒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诸如选秀文化、 山寨文化等带有草根色彩的文化现象,而普通百姓的文化选择也呈多样性。 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表明 (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社会意识的变化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 )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11.生态文明就是在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在充分认识到资源对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一过程说明( )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原有的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一旦生物链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结果会导致各种灾难的发生。 如图漫画《吃》提示人们 ( ) A.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B.人类活动遵循的规律是永恒的,必须按规律办事 C.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14.全面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有序、有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这启示我们 ( ) A.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事物的整体性 B.把握好关键部分也就把握好了整体 C.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 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系统优化的方法 15.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23年的流行表明 (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目前,1日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17.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①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④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百年奥运,梦想成真。2023年8月8 B晚8 时,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它以恢弘壮观的气势,博大精深的文化,奇妙独特的构想.多彩艳丽的场景,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凸显中国元素,是本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最大特点。凸显中国元素从哲学角度看是抓住了 ( ) A.联系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主要矛盾 19.在一个海岛上生活着一群独目人,这件事情被陆地上一个双目人知道了,他想:如果能捉到一个独目人,放到公园里供大家观看,一定会发大财的。于是,他怀着这个发财梦来到海岛上。这位双目人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竟然被岛上的独目人给捉了起来,关在栅栏里,整天供独目人观赏.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反映了 ( ) A.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D.实际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0.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绽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农户左右为难。一位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水放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这告诉我们(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C.一定的行为方式决定思维方式 D.哲学能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21.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始终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是 (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认识水平的提高 C.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D.英雄人物的智慧和才能 22.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 ①在这一条件下的认识是真理,到另一条件下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具有不确定性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任何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形成都根源于其生产方式,而文化传统一旦定型,其文化的特征和性质就具有延续性。这说明 ( ) A.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于人们的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24.许多党员干部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仍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用忘我的劳动来驱散内心的痛苦,用对群众的救助来弥合失去亲人的创伤。他们的先进事迹表明(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实现人生价值不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2023年北京卷)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我国是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也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洪水是水害,要尽快排走、入海为安,从未把洪水当成资源看待,结果造成一些地区汛期大部分水量被溢弃,而汛末又无水可蓄,使得洪涝与干旱交替发生。在我国目前干旱缺水十分严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是全面的提升和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存在巨大潜力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洪水资源化,并努力探索洪水资源化的实现方式。洪水是水资源,具有水害、兴利的双重属性。开发利用洪水资源一旦失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开展风险分析,要利用水文、气象预报信息,研究防洪风险率的变化情况,以减害增利,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哲理?请运用这一哲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0分) 27.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实行燃油税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燃油税改革最初在海南试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已逐步成熟,现在燃油税改革在全国施行。 推行燃油税改革先试点再施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0分) 29.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大孕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多渠道就业,一部分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竞聘村官每于是,网络上围绕村官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大学,生年轻、有热情、文化层次高,适宜当村官。有人认为:大学生专业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当村富套 浪费大学四年的学习与投资,不适宜当村官。 (1)请结合自己的人生规划,针对大学生当村官问题,发表个人见解,并说明哲学理由。(10分) (2)请从辩证的否定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注意的问题。(10分) 总结:大家对高中频道整理的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调研考试卷还满意吗?希望高中栏目的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小编在这里衷心的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