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您推荐的第四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内容标准 一 2.3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一 2.4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一 1.6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一 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一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三 1.2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 1.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养成自尊、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2. 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优势,相信自己,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4. 从容应对挫折和逆境,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5. 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能 力】 1. 初步学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尊自信的我。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 2. 面对遇到的困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3.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逆境,能从容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度过难关。 4. 能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磨砺意志的计划;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5. 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 识】 1. 认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关系,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 2. 了解一个人要树立自尊自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知道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的基本方法,明白走上自立自强之路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3. 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以辩证的观点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懂得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同,结果不同。 4. 能够较深刻地理解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认识坚强意志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行动赢得自尊和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学难点:自尊无价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学方式上采用:(1)采用情境教学方式。(2)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3)采用亲身体验教学方式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重在引导。运用有利于教学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19课时) 教学内容:教授第一框做人要自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见教材引言部分) 由此可见,自尊、自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自尊自信的人。 2、板书课题: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做人要自尊 1、自尊无价 在家里,父母们常常告诫孩子要有自尊心;在学校,老师们常常教育学生要自尊、自爱;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人们议论,说某人自尊心太强等等。可见,自尊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尊呢? 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77页材料) 议一议: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 ②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教师总结: 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合爱护;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想一想:自尊都有哪些表现? (①表现为自我尊重合自我爱护; ②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待。) 以上我们认识了自尊,直到了自尊的具体表现。那么自尊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有哪些意义呢! 2、拥有自尊的重要意义 (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 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教材P78页材料--1 ) 议一议: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教师总结: 徐悲鸿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祖国和个人的尊严,他发奋学习,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这个材料告诉我们: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会勤奋努力,不断地充实发展自己,积极进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谈不上尊重他人,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说: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 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自我尊重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呢?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既谈不上尊重他人,更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句话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是,一个不自尊的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就不会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形象,也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同时,一个不自尊的人,也认识不到自尊对于人的重要性,不会尊重别人,而不尊重别人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尊重的。 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8页材料) 讨论回答:为什么拿破仑并没有怪罪布里昂,反而称赞道:问得好!? (因为拿破仑看出布里昂是一个自尊的人,因此布里昂赢得了拿破仑的尊重,受到了称赞。) (3)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活动三:读一读,想一想(详见教材P79页材料) 想一想:你为孙天帅感到遗憾吗? 教师讲述: 教材选用了河南打工仔孙天帅面对企业外方老板的淫威,拒不下跪、愤然离厂的感人事例来作为引领。在这个事例中,面对企业外方老板的淫威,有的工人跪下了,而孙天帅却宁肯失去工作也不下跪, 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尊与不自尊的人能否维护自己的尊严一目了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自尊的人有强烈的荣辱观,懂得自爱、自强,能时刻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形象。相反,不自尊的人,即使别人有侮辱自己的言行,也不能以正确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板书: 二、用行动赢得自尊 1、维护人格,不损国格 活动四: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9页材料) ①朱自清的行动说明了什么?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做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②自己还知道哪些用实际行动问护人格和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教师讲述:(详见教材P79页教材) 2、发展自我,赢得尊重 活动五: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80页材料1、2 。) 议一议: 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一个人要赢得他人尊重,就要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②为真正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己打算怎样做? (阅读材料2后讨论回答) (要通过自己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3、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活动六:读图,想一想(见教材P80页材料3) 想一想: ①他们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吗? ②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呢? (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 )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三)课堂小结 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尊表现为自我尊重合自我爱护。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怎样才能赢得自尊呢? 自尊需要我们用行动来赢得。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维护人格,不损国格;发展自我,赢得尊重;尊重他人,获得尊重。 (四)课堂练习 1、拥有自尊有何重要意义? (见教材P2023页三点。) 2、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见教材P80页最后一段。) 3、判断与选择(详见《资源与学案》P44页)(1、2、5题) 第二课时(总第20课时) 教学内容:教授第二框成功需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人失败的原因。 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自信。 2、板书框题: (一)成功需要自信 (二)讲授新课: 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活动一:不要小瞧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详见教材P81页材料) 想一想: ①材料中女生成功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自信使人勇敢) ②为什么说自信使人勇敢? (充满自信的人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面对挑战时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机会来临时,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从而成就事业,取得成功。) 1、自信使人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