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寒假作业及答案,以以下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加油,优学政治网一直陪伴您。 一、单选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23年8月7日,网信办出台《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实名注册,新闻公众号需取得资质,对时政新闻发布设限等。这说明 A.公民的政治自由受到了法律的限制B.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应受到法律保护 C.任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D.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2.2023年,北京市政府首次邀请30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参与对58个市级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述职考核。这一举措体现了政府 ①及时公开信息,依法科学决策③坚持群众观点,推动履职尽责③加强公民参与,主动接受监督④重视代表提案,保障群众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应邀与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主持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体现了 A国家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B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C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我国在亚太地区居于主导地位 4.中央反腐纳入法治化轨道,打掉一批老虎,更要从根本上解决反腐过程中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三个问题,做到依法反腐,才能长治久安。党依法反腐要做到:①领导制定和修改行政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②坚持把依法执政作为基本执政方式 ③加强队伍执法建设,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④坚持依法行政,保证行政决策的民主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在2023年两会上,微博问政进一步得到人大代表的青睐。很多代表通过博客、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微博问政 ①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决定权 ③有利于公民表达意愿,维护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④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必须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足于幸福百姓,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对传统治理模式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以下选项体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有 ①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发展志愿者组织 ②加强城市综合治理,杜绝城市小商小贩 ③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④建立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应急机制,防止灾害事故发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截止2023年,全国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达500万,由于微信庞大的用户数量,一些人便利用朋友圈进行商业活动(俗称微商),但也有网民利用朋友圈散布谎言、谣言,蛊惑人心。对此,创造健康和谐的朋友圈需要 ①政府积极履行立法职能,惩治谣言传播 ②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净化网络环境 ③公民增强民主管理能力,抵制不良信息 ④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网络,遵守法律法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具体阐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这表明我国在外交活动中 ①把维护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②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 ③积极帮助各国解决内政问题 ④维护我国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2023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巧妙地将网络流行语任性放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敲响了权力运行的警钟。有权不可任性要求政府 ①审慎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 ②严格依法执政,接受群众监督 ③加强党风建设,防止权力腐败 ④切实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民生利益无小事,搞好食品安全,需要在生产、流通环节加强监管;需要深入社会、家庭做好宣传;需要加强立法、执法力度。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适用法律 ③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开展民主监督管理 ④参与民主决策过程,直接审议制定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发言权。在外交上我国之所以坚持上述观点,是因为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 ③我国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我国处理和对待国际事务努力遵循联合国宗旨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习近平同志曾说,要防止出现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无形之墙。让权力与权利平等对话,才能打掉这堵无形之墙。为此,作为执政党应当 ①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 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扩大人民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3.2023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发债权、实行预算公开制度等,成为此次《预算法》修订的亮点,这反映了 ①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政府的工作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预防腐败 ④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截至今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由此可见 A.合作共赢已成为各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我国在亚洲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C.国际组织日渐成为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 D.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15.立法法作为一部规范所有法律行为的法,又被称为管法的法。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立法法修正案新增规定,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这表明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没有立法权 ③我国法律必须代表全体公民的意志 ④立法法的修正有利于规范立法行为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于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环保和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2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暴露出国民经济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以中部Q市为例,GDP膜拜旧思想挥之不去,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陷入投资增长过剩悖论,过度投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实体经济技术革新进展缓慢;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部分进城农民收入不增反降;用环境换发展,竭泽而渔求增长的心态依然存在,等等。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应对新挑战。(20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网信办要求公民要求实名注册,新闻公众号需取得资质,对时政新闻发布设限等是规范公民的有序行使政治自由权利,并不是限制公民的政治自由,A说法错误,排除。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应受到法律保护,B说法错误,排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对等的,但依法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公民除外,C说法任何公民,范围过大,排除。宪法和法律规范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D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C 本题主要考查政府相关知识。材料中北京市政府首次邀请30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参与对58个市级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述职考核,体现了北京市政府从人民群众角度出发,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切实履行其职能,②③说法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政府决策和代表提案,①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A说法错误,排除。独立自主是指不受他国干涉,独立处理本国事务,B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会议以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亚太共同发展,C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保证执法,确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①②正确。③④说法正确,但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而不党应做的,排除。故本题选A。 5.D 本题主要考查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解答时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微博问政使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④符合题意。材料中人大代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能体现人民意愿和维护人民利益,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①符合。决定权是人大的职权,而不是人大代表的职权,②错误,排除。维护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公民的范围过大,排除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A 本题考查社会治理体制。 ①③的措施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②中的杜绝说法错误;④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7.C 本题考查公民的有序参与。 创造健康和谐的朋友圈需要需要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网络,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它有利于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净化网络环境,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全国人大有立法权,政府没有;材料与民主管理无关,故排除③。 8.B 本题考查我国外交活动的正确义利观。 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具体阐述。它表明我国在外交活动中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在维护我国利益,也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②④正确;①材料未体现;③违背了主权国家的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9.D 本题考查简政放权、监督。 有权不可任性要求政府不能随便使用手中的权力,要审慎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切实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党坚持依法执政;材料说的是政府,故排除③。【易错警示】坚持依法治国,就需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党坚持依法执政,不可混淆。 10.A 本题考查人民民主专政、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民生利益无小事,搞好食品安全,需要在生产、流通环节加强监管;需要加强立法、执法力度。这样做的依据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适用法律,①②正确;材料与基层民主无关,故排除③;④中的直接说法错误。 11.B 本题考查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联合国宗旨原则。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发言权。在外交上我国之所以坚持上述观点,是因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宗旨;③材料未体现。 12.C 本题考查党的执政方式、党的作风建设。 让权力与权利平等对话,才能打掉这堵无形之墙。为此,作为执政党应当坚持民主执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扩大人民民主,①④正确;②中的依法行政是指政府;③材料未体现。 13.B 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赋予地方政府有限发债权、实行预算公开制度等,体现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④材料未体现。 【易错警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14.D 本题考查国家利益。 截至今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这说明参与或不参与亚投行都是围绕国家利益展开的,D正确;A说法不符合实际;B中的主导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 15.B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职权。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①正确;立法法修正案新增规定,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这说明立法法的修正有利于规范立法行为,④正确;②材料未体现;③应该是全体人民。 【易错警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其他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具有立法权。 二.简答题 16【答案及解析】: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国重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 ②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灵活应对南海问题。 ③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倡导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交量。中国加强和东盟的经济和科技交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本题综合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属于措施类试题。此问给定了知识的范围,要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作答,学生可以从国家关系的影响因素、主权、当今时代主题、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来分析对策。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对策措施。 17【答案及解析】: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领导立法,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和完善适应经济新常态、应对新挑战的法律体系;保证执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应对新挑战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带头守法,并且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为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提供群众基础。 本题主要考查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应对新挑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此题要抓准设问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学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政治寒假作业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