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优学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地理试题:第四单元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教案 第一框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增强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和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和运用学校和班级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在学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公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1、导入新课:以三个和尚的故事导入。 2、围绕以下问题自读课文P100-102内容,在书中做出圈点: (1)、公平是怎样产生的?谈谈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是怎样的? (2)、列举几个你在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有关不公平的事例。 (3)、不公平的危害是什么? (4)、公平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协进学习] 1、阅读书中P101案例,回答问题: (1)你认为李伟受表彰公平吗?为什么? (2)你认为什么是公平? 教学方法: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后点拨、引导: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将自己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后才产生了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 2、板书: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3、活动:不同人眼中的公平。 如:法学家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物理学家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 体育老师公平就是反兴奋剂。 消费者公平就是不缺斤短两。 结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4、活动:畅所欲言。 (1)某地方政府每年重奖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2)某银行在招聘职员时规定了身高条件 (3)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4)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请回答:以上事件中哪些体现公平?谈谈公平对个人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略。公平的作用见书上P102第二段。 5、请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或者所见所闻的不公平的事例,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如何以及这种现象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举例:略。感受:委屈、气愤,想报复 不公平的危害性表现见书中P102第一段。 6、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公平是人们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不仅公民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公平,而且社会稳定和发展也需要公平,因此为了追求公平,全社会都应付出自己的努力,这将是我们下一课探讨的主要内容。 [提升学习] 1、完成《随堂练》上相应内容。 2、探究:在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不够公平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于班级建设有什么影响?你准备怎么办? 教学反思: 第九课第二框 维护社会公平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理解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提高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和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安排学生结合书中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体验学习,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们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 行为实践导入。 活动:是否公平大家谈 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1、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成绩好。 2、期终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 3、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4、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 过程:略。 教师: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希望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协进学习] 一、活动1:理智面对不公平(见书中P104) 情境1:小蒙想和同学一起参加夏令营,但家长以收费太高为由拒绝了她的要求。小蒙心里很委屈。情境2:上课时,李乐和几个同学一起小声议论,被老师点名批评,李乐很不服气。 情境3:秦雯参加学校征文比赛,满以为自己会获奖,没想到榜上无名。她看了那些获奖的文章,很不以为然,觉得评选不公平。 思考: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道理?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他们该如何面对? 小组讨论:略。 教学目的:通过这次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二、活动2:同学谈自己曾经遇到的不公平情形及当时的真实感受。 (一)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遇到不公平情形时应该怎样做? 教师引导: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可以有很多对策,可以从法律援助的角度,可以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可以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等等;我们要积极消除不公平现象,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我们中学生需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请大家设想一下,我们可以做哪些具体的事情? 提供情境: 当有人恃强凌弱时, 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 当有人排斥异己、处事不公时, 学生回答略。 三、案例分析1:瞎子和跛子的故事。 故事梗概:一栋大楼失火了,瞎子和跛子被困在里面。 思考:他们怎样做才能逃离危险? 学生:瞎子背跛子走。 教师指出这是一种合作并引导学生说出合作的必要性(原因)。P106 四、案例分析2:见书本106页同学们分组排历史剧一例。 思考:小张的分数最高,大家为什么并没有觉得不公平,反而为他高兴? 为什么以后的活动大家不愿意找小王? 为什么老师没给小亮分数? 这一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在学生分析、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怎样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的结论。P106 [提升学习] 一、 请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并提出质疑。 二、 探究园:班级要举行一次学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要评比出最佳小组,请你为班级制定一套相对公平的评比制度。 优学政治网初中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