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优学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政治教案:第七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课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 2、知道人的权利的平等性,每个人权利与义务也是对等的。 3、知道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超越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 4、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精神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5、当自己受到社会上的不公平歧视待遇对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权利平等一义务平等。 2、 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教学用具】 课本、教参、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站 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2、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律精神的具体表现; 3、体验法律的权威,从而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教学重点、难点】 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情景导入:请同学们说出他、她、它三者的区别是什么?由此引导同学们阅读思想驿站中的资料,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①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②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2、板书课题: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3、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或指定学生读 (1)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2)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律精神的具体表现; (3)树立平等的法律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与权利。 二、自主学习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阅读课本70页小字材料,分析说明了什么? (2)课本71页知识链接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分析课本72页,波洛克的名言: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①举例说明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表现在那些方面? ②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表现在几个方面? (5)什么是权利平等?什么是义务平等?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 (7)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其中哪些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2023页,逐一找出自学提纲问题的答案;做好圈点批划标记,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时间10分钟。 三、合作探究 1、课本72页各抒己见 2、课本74页各抒己见 方式:①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5分钟) ②学生展示、纠错、补充,教师点评。 四、点拨拓展、总结提升 1、72页各抒己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在我国行使和享有这项权利是有条件限制的,需要法律的界定和维护,其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质量。但作为公民,未满18周岁,仍然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所以,这并不矛盾。 2、74页各抒己见,儿子的说法①他认为父亲应给自己学费,保证其完成学业,这是正确的。②儿子说我不用承担任何义务是错误的。中国公民都平等地承担着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在履行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作为中学生应该履行努力学习,遵守校规校纪的义务。 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保证适龄儿童、少年 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并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 五、达标训练:(学生先独立完成找出辨点,列出提纲,然后展示、纠错,教师点评,学生写出完整答案) 辨析: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公民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 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公民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义务。 六、堂清检测:(小组互查,然后默写,教师和课代表批改小组长,小组长批改组员)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 和 两方面。 【板书设计】(知识结构图示)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义 平等的权 利与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表现 【教学反思】 第二站 适用法律一视同仁 主备人:王育华 审核人:任真 【教学目标】 1、 知道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超越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 2、当自己受到社会上的不公平歧视待遇对敢于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 反对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教学方法】 导学探练清教学法 【教学用具】 教师教学用书、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①② 1、复习导入: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总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条重要法律原则,要把这一原则变成现实,我们应当怎么做呢?引入教学内容。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或指定学生读 ①知道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不允许任何人超越特权,也不允许任何歧视行为。 ②当自己受到社会上的不公平歧视待遇对敢于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自主学习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回答课本75页想一想问题。 (2)在法律适用方面应注意什么?怎么体现所有公民一律平等? (3)平等的适用法律,应反对哪两种倾向? (4)生活中有哪些歧视现象?有何危害? 2、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2023页,逐一找出自学提纲问题的答案;做好圈点批划标记,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三、合作探究 1、对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 2、学生展示、纠错、补充、互评,老师点评; 3、教师点拨拓展,总结提升。 (1)在法律适用方面,所有公民一律平等①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②无论任何人,只要触犯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国家机关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时,必须依法办事,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 (2)平等的适用法律,就要反对特权。如:陈希同、成克杰、陈良宇、杜世成等一批高官相继落马,反映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之大。也说明了,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平等适用法律,就要反对歧视。因为每个公民都具有独立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不允许受到任何歧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歧视行为,它会损害人们所享有的平等权利,他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违背。所以,面对歧视,我们可以应用法律武器反抗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达标训练:(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展示、纠错,教师点评) 学生做《基础训练》2023页第一题。 五、堂清检测:(小组互查,然后默写,教师和课代表批改小组长,小组长批改组员) 1、在法律适用方面, ; 2、平等的适用法律,就要反对 ,反对 。 【板书设计】 优学政治网初中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