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检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某同学做如下探究: 步骤 一 :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 号、 号,并进行高温消毒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步骤二:将 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 5~10 分钟,再盖上,封好。 步骤三:将 号、 号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步骤一高温消毒的目的是。 2.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 3.实验结果: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2号培养皿。 4.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空气中有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 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学生围绕“口腔内是否有细菌、真菌”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以下是他的具体操作过程:①制备培养基 ②采集口腔内的细菌、真菌,接种在培养基中 ③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高压处理 ④将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⑤将培养皿冷却 1.请将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A.②①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2.培养基中除了有细菌、真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外,还有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固态的。 3.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的目的是。 4.将采集的口腔内的细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 5.在观察现象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种菌落属于菌落。+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19 世纪中叶, 欧洲产妇在医院分娩的死亡率比在家中分娩高很多。塞曼尔维斯偶然发现,一位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划伤手指,不久就死亡,其症状与产妇 死亡一样。他怀疑产妇尸体中有一种“尸体物质经医生的手或手术器械, 会进人分娩产妇体内。经观察实验,了解到以下信息: A .医院对手术器械不消毒,医生在手术和解剖尸体时不戴手套; B.维也纳总医院的第一妇产科医生解剖尸体后常直接从解剖室去帮助产妇分娩,第二妇产科医生无需解剖尸体 ; C.塞曼尔维斯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助产医生在进病房之前用氯水消毒液清洗双手,消毒前后医院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如表: 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 (19 世纪中叶) 1848 年 : 在用氯水 消毒之前 1848 年 : 用氯水消 毒之后 第二妇产科 200/10000 130/10000 第一妇产科 2000/10000 120/10000 请回答: 1.下列各项中,肯定不是塞曼尔维斯医生认为的“尸体物质”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水2.针对上述现象,孙悟同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样一句话“氯水消毒可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句话正确吗?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材料用具:3套经高温消毒的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透明胶,标签纸,无菌操作台,氯水,恒温箱。第一步:用标签纸分别写上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2号、3号),贴在3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的底面和上面培养皿的侧面。第二步:在无菌操作台上,打开1号培养皿,将某根手指头的指腹不用氯水消毒直接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立刻盖上培养皿。第三步:在无菌操作台上,打开2号培养皿,将同一根手指头的指腹用氯水消毒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立刻盖上培养皿。第四步:3号培养基的培养皿不打开,用透明胶带将3套培养皿捆在一起放入恒温箱中培养。第五步:观察3套培养皿中细菌、真菌等菌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预测与分析:①若1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的细菌、真菌等菌落数目明显比2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的细菌、真菌等菌落数目多,3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无菌落,说明。②若1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的细菌、真菌等菌落数目与2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的细菌、真菌等菌落数目,3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无菌落,说明氯水消毒不能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③该实验设计3号培养皿是为了控制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们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 甚至在我们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的细菌 有时还会有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 ? 下面是我们为幼儿园的老师设计的实验 通过实验告诉小朋友们知道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①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②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③ 将 A 、 B 、 C 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现象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 1.C组在此实验中起作用。 2.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3.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 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城市绿地除了具有景观生态效应以外还具有化学生态效应。某市园林局在进行绿地设计选用城市绿化树种之前,选取相应点的空气中细菌和真菌进行培养和观察,以了解绿地对空气含菌量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 一 : 采样点:学校区、交通枢纽区和森林区的空旷处,大气状况一致,采样高度距地面 1.5 米处,分别采样。 采样时间:雨后的连续 3~5 个晴天,中午 11:30~12:20 采样方法:打开培养皿的盖子 分钟后盖上。反扣培养皿,贴上标签,密封。留一副培养皿不打开, 做为 空白对照。 培养计数: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用平板计数 法记录 菌落数量,并用公式计算出空气中的含菌量( cfu /m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采样点 绿化情况 人员流动 细菌菌落数( 个 /mL ) 细菌含量( c f u /m ) 霉菌菌落数( 个 /mL ) 霉菌含量( cfu /m ) 学校区 较好 较多 245 .2 298 交通枢纽区 不好 很多 8.8 2386 .9 20 森林区的空旷处 很好 很少 29 6.2 545 空白对照 请回答: 1.若培养皿中观察到的菌落较小,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它是菌。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绿化越多的地方,空气中霉菌含量越,请根据霉菌的生活条件,对此现象的原因做一合理的猜测:原因可能是。 3.在本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作用是。实验二:采样点:某种树林的林下距地面1.5米处,及其周边风源裸露地的同等高度。如图1中A、B两点所示。采样时间、方法:夏季。其他同实验一。培养计数: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用平皿计数法记录细菌菌落数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4.为探究树木对含菌量的影响,本实验设置了作为对照。 5.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性,本实验采取了哪些做法?(说出其中一条)。 6.图中数据有什么规律可以说明“园林绿地能够抑制细菌”?。 7.经过该实验探究你建议选择哪种树作为该市园林绿化树种?,请说说理由。 8.为确定你的选择,还需怎样改进本实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