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题通关: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复制链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1.体色:皮肤的颜色总是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具有作用。
2.皮肤:裸露,分泌,游泳时可;皮肤内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这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3.头部:呈三角形,可减少游泳时遇到的阻力;头部有鼻孔、、鼓膜等,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4.四肢:后肢,前肢,适于在陆地上;后肢趾间有,适于游泳。
5.呼吸系统:青蛙有,能从空气中吸入氧气,皮肤湿润,在水中和陆地上均可呼吸。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

。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将其表面涂上一层厚约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将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后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1.呼吸最快的是,其次是,最慢的是。
2.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是:。
3.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4.三只青蛙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呼吸,用辅助呼吸。
6.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
7.青蛙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表面涂上一层厚约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1.用箭头表示甲、乙、丙三只青蛙呼吸快慢的顺序(箭头指向呼吸慢的青蛙)。
2.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实验用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三只青蛙的原因是。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呼吸,用辅助呼吸。
5.青蛙的受精方式是,发育过程属于。
6.青蛙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从其生殖发育过程看,主要原因是。
7.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请辨认图中甲、乙、丙三种动物,并回答问题。
1.甲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其呼吸依赖于。
2.乙属于动物,它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是相适应的。比如,陆地生活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乙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3.分辨丙身体前后端的标志是;在观察丙的运动时,实验者在丙的体表涂了—层凡士林,你认为丙会,原因是。
4.从身体结构角度分析,甲、乙与丙最显著的差异是甲、乙体内具有支撑身体的。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青蛙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生活在河边绿草丛中的青蛙是色,生活在枯井中的青蛙是色。这种体色的变化使其不易被敌害发现。
2.青蛙的头部是感觉中心,能对活动的物体形成视觉;眼睛后面有,可感知声波;前端有一对,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3.青蛙的短小,可支撑身体;发达,趾间有,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4.青蛙适应陆地生活,用呼吸,用辅助呼吸。青蛙的这些特点,使它既能在生活,也能在生活。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去了。
1.蝗虫体内(有或无)脊柱,它用摄食,运动器官是和。
2.蝗虫把头浸入水中安然无恙,因为它是通过胸部和腹部体表的进行呼吸的。
3.岸上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水中溶氧量要高得多,但鲫鱼的呼吸器官是,无法在陆上呼吸。
4.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幼体蝌蚪需用进行呼吸,发育成熟后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还需用辅助呼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