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优学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上)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到学生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和行为 2、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知道从众心理是青少年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到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从众心理。 2、教学难点:避免盲目从众。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P2:阅读教材故事,思考问题: 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P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情景,思考下列问题. (1)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从众的影响是积极地,它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蒙蒙的行为是否值得,理由是? 3、P4:看图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图片中的情景造成生么影响,我们身边是否有这种行为并举例?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欣赏导入:富尔顿用新测量方法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度,这种比传统理论要高出500倍。由于高地太多,他担心别人会认为他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就没有伸张。而年轻的人也得出和富尔顿相似的结论并伸张出去了,引起科学界的关注。富尔顿说: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 思考:导致富尔顿错失良机的原因有哪些? 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讨论交流,让学生领会知识点:生么是从众心理?列举生活中德事例加以说明。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它是支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悟性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2、学生讨论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故事 根据材料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从众心理的心理现象。组织讨论:联系上述情景,谈谈从众心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 2、自学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学生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 ,回答问题, 3、引到学生解决教学用题 3 具体流程:展示图片 完成教材要求 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三)总结全课、巩固练习。 具体流程: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 教师总结,出示板书。 六:板书设计: 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从众行为的影响 七、补充课文正文 1、从众的表现形式? (1)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2)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3)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2、什么是真从众和假从众? 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3、从众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从众心里的消极影响:盲目从众、随波逐流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生活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做自己主人》 第二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正确认识好奇心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既要珍惜和重视好奇心,又要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2、能力: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好奇心,把握好好奇心方向。 3、知识: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好奇心的可贵 2、教学难点: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P5:请大家阅读教材上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思考问题。 (1)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如此入迷,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2)对昆虫的强烈的好奇心最终使得法布尔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什么是好奇心? 2、P6向学生展示材料鸡蛋是大头还是小头先出来的探究过程,思考问题 3、P6:请学生们阅读教材知识卡片,思考问题: (1)科学家的成功与好奇心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许多中学成为了小小的发明家? 4、多媒体展示材料成功的伦普上尉成为英国人俘虏的故事,思考下列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P7欣赏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产生了进去看看和来一支尝尝的念头? (2)谈谈你对培养好奇心,要把握好方向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展示故事《苹果里的五角星》 问题:请同学们谈感想。然后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 具体流程: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完成教材要求,学生会带,老师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领会什么是好奇心。 2、自学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展示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 ,回答问题学老师点评得出结论:好奇心与成功的关系。 3、学生阅读教材:解决教学用题3 4、多媒体展示材料:解决问题4: 具体流程: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教师出示答案: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5、学生自学解决问题5: 具体流程:阅读材料 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不健康好奇心带来的危害。 (三)总结全课、巩固练习。 具体流程: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 教师总结,出示板书。 六:板书设计: 什么叫好奇心 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好奇心的重要性 怎样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七、补充课文正文 1、好奇心的概念:好奇心是指人们面临新奇剌激情况时,产生惊奇而要探明现状与原因的一种倾向。 2、好奇心的意义和作用: 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创造的起点,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发明创造者好奇的个性。②许多中学生因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断探索,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成了小小发明家。③中学生应当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不注意,有时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3、青少年(中学生)培养好奇心,如何把握好方向? 中学生应当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首先要明辨是非,区分什么是良莠的好奇心;其次要发展好些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与品行,有利于智力与能力提高的好奇心;再次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4、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①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是创造的起点,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很大程度上起因于发明创造者好奇的个性。 ②许多中学生因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因好奇而不断探索,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成了小小发明家。 ③有的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与最初没有正确认识从众和没有把握好好奇的方向有关。因此,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抵制诱或、杜绝不良嗜好。中学生应当保持和珍惜好奇心,但好奇要把握好方向,要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不注意,有时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人的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唯有健康的好奇心,才能帮你消除无知,让你发现奇迹。而不健康的好奇心则会使你误入歧途。但我们对生活也不能没有好奇心,那样你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当你面对世界不再好奇心时,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风华正茂的我们应该抖擞精神,对生活充满兴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若引诱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或许也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做自己主人》 第三课时:《学会主宰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学会主宰自己 课标原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依 据 课 标 原 文 要 求 确 定 的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1.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3.懂得怎样避免盲目从众和把握好好奇的方向,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 据 课 标 原 文 和 三 维 目 标 设 定 的 主 要 课 堂 教 学 用 题 1.青少年(中学生)要避免盲目从众和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学会主宰自己,需要从那些方面努力: 2.自我控制的概念: 3、青少年为什么要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4.青少年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5.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如何把握好人生的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