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含义和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姓名与肖像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 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内容以及侵犯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 【教学难点】 懂得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的义务。 【教学方法】 小品表演、情景设置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侵犯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事例以及一些名人的照片和简介。 2.准备小品表演。 3.征得一些学生的同意,将自己的生活照交给老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出示几位学生和教师自己的照片,让学生判断他们是谁。 教师:我们总是通过一个人的姓名和相貌来区别每个人,一个人的姓名和肖像总是与他的人格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姓名和肖像的权利,以便很好地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方法二:(备选) 出示资料: 这是否算侵犯肖像权和姓名权? 我参加了一次整容医院的活动,并承诺在活动期间,肖像权归医院所有,可是活动结束后,医院还在报纸上登上了我的姓名和肖像作广告,我很生气,想请问一下,这是否属于侵权行为,是否有权利制止医院这么做?该如何获得赔偿? 教师:我们一起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板书) 一、我有肖像权(板书) 1.什么是肖像? 学生回答(略)。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其制作方式丰富多样,可以用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各种方式再现某个人的音容笑貌。大家说说,这个课件中都用了哪些方式去展现小平同志的风采? 播放课件:肖像的表现方式 学生回答(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操作交互性课件,出示答案,加以简单地解说,并得出结论:肖像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2.为什么法律要赋予公民肖像权? 学生讨论(略)。 教师:看到邓小平的肖像,我们很快会想到这个人是邓小平,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中国改革的先行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可见,肖像再现了个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人体形象的有形识别标志,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或非法利用,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法律要赋予公民肖像权。 3.肖像权的内容 那么,公民的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呢? 学生回答(略)。 肖像制作权: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 肖像使用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获酬权:有权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得报酬 教师归纳: 肖像权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苏群行使的是什么权利。 播放动画:她在行使什么权利 教师:故事中,苏群在行使哪些权利?她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这些权利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解答问题。 教师点评: (1)肖像制作权。让爸爸为自己拍照并收藏在影集里。 (2)肖像使用权。征得监护人(爸爸)的同意后授权给杂志社使用。 (3)肖像获酬权。杂志社在使用照片后支付给苏群一定的使用报酬。 4.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那么,哪些行为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包括,不经本人同意,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肖像;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案例分析一: 播放动画:一幅广告图片带来的疑问 师:这个案例中,南都市迅捷快运有限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南都市迅捷快运有限公司没有征得王键的同意,就擅自使用王键的肖像作为自己公司的广告牌图案,以此来达到宣传公司的目的,当然已经侵犯了王键的肖像权。 案例分析二: 小品表演:(课前让学生排练好小品,小品中的照片请学生自画) 小刚和小成在周末到公园里游玩时照了一些照片。照片取到后,小刚把照片带到学校给小成。两人正在看照片时,小浩走过来了。 小浩:嘿!给我看一下嘛! 小刚:你看嘛! 小浩拿过照片,看了起来。趁两人不注意,偷偷拿走一张,把其他照片还了回去。 上课的铃声响了,大家都回到了座位上。小刚和小成专心听课,小浩却乘老师不注意拿出了偷偷留下的照片,并在上面画着什么。 下课了…… 小浩:快来看啦!最美的照片! 原来,小浩用圆珠笔将照片上的二人的脸画上了蓬乱的胡子、头发和血盆大口。旁边还写了这样的话:“此乃千年夜叉也!” 小刚:你真是太欺负人了!我要告你! 师:同学们,小浩的行为仅仅是恶作剧吗?如果你是小刚和小成,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小浩的行为不仅仅是恶作剧,这是故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精神上的巨大伤害,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 案例分析三: 播放动画:愚人节玩笑 师:这个案例中,小董这样开玩笑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小董这样开玩笑是不可以的,他利用同事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对同事的名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属于侵犯同事的肖像权的行为。 议一议:是不是所有使用他人照片的行为都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呢? 学生回答(略)。 播放课件:这些情况不属于侵犯肖像权 教师小结:其实,并非所有的使用他人照片的行为都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下面的几种情况就不会侵犯别人的肖像权。 (1)政治家、影视和体育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在公开露面时,记者及相关人士可以拍照,当事人不得拒绝他人拍照; (2)参加游行、示威和公开演讲的人,因其活动目的具有公共性,不得反对他人对自己的活动拍照; (3)有特殊新闻价值的人,不得反对记者的善意拍照,如特别幸运者或者特别不幸者、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或者在场人等,均属这种情况。 (4)嫌疑犯不得反对司法人员为执法目的的拍照。 你来当法官: 师:下面这几种情况是否构成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播放课件:这样做,侵犯肖像权吗 ①王某(男)与刘某(女)恋爱多年,因种种原因,刘某要与王某分手,王某难以接受,于是私自将刘某的照片在网上予以公布,并附注“我爱王某”,为此,给刘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是) ②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张某的照片。(否) ③李某购买彩票喜中500万,当地电视台记者对其采访、拍照。(否) ④某减肥药厂家未经同意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照片用做产品广告。(是) ⑤某摄影爱好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以及破坏草坪、花卉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否) ⑥某影楼未经顾客同意将顾客的照片作为店铺陈列品。(是) ⑦赵某用同事的照片当飞镖的靶子进行射击。(是) ⑧为了警示学生,某学校老师把上学经常迟到的张同学的照片张贴在黑板上,并在照片下面标注“最不守时的人”。(是) 学生回答(略)。 过渡:那么,如果自己的肖像权被侵害了,又该怎么办呢? 5.怎样维护自己的肖像权? 相关法律知识: 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 播放动画:丽丽应该怎么做 教师:丽丽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丽丽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取下照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二、维护姓名权(板书) 1.姓名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法律要赋予公民姓名权?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冰心这个人吧,你知道冰心的正式姓名是什么吗?说到冰心,你就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正式姓名,谢婉莹;笔名,冰心;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创作了许多为少年儿童喜爱的文学作品,如《小桔灯》《寄小读者》等,出版的诗集有《繁星》(2023),《春水》(2023),《冰心诗集》(2023)。 可见,(1)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2)一旦侵害公民的姓名,势必损害其人格。所以,法律赋予公民姓名权。 2.姓名权的内容 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但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师:下面几种情形中,公民对姓名行使的是什么权利? 播放动画:他在行使什么权利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1)对自己姓名的决定权、使用权。在向杂志社投稿的时候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小草”。 (2)对未成年子女姓名的决定权。儿子出生后和妻子商量,并给儿子取了名字。 (3)对未成年子女姓名的变更权。儿子10岁的时候,去公安局户籍管理科替儿子改了姓名。 3.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包括,干涉他人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 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 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盗用和冒用姓名的区别:盗用主要指盗取某人姓名,自己并非扮演被盗用者本人。如A盗用B的姓名,向C说自己是B的好友,骗取C的信任从而获得某种利益。冒用则是自己扮演的就是被冒姓名者本人。如A假说自己就是B,进行欺骗从而获得某种利益。 案例分析: 案例一:即将毕业的中医药大学博士生黄贱英为了不让名字影响到自己找工作,五一前,向学校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递交了“改名申请”,希望能将“贱”字更换成“建”字,而派出所以改名申请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为由予以拒绝,黄贱英现在很苦恼。 案例二:在家务农的马军,竟莫名其妙地收到一省属企业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原来自己的姓名被他人冒用了14年之久。随州的马军以侵犯姓名权为由将冒用姓名者诉到法院。马军的律师介绍,从该厂提供的马军的档案看,这名“马军”从2023年就开始冒用在家务农的马军的姓名在随州市第一中学上学,随后考入湖北大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专用汽车制造厂。 案例三:李先生,现住广东省阳江市,三级残疾人。于2023年2月受雇于北京腾境公司做机械维修工,试工期一个月。当时公司依照北京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的要求,使用李先生的残疾证到平谷劳动局注册登记,李先生工作29天后就离开了该公司。最近,李先生从有关方面得知,自从他离开北京腾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后,该公司未经他同意,至今一直私自盗用李先生的残疾人资格为其经济利益服务,李先生认为该公司的行为纯属侵权。 教师:以上三例中的侵权者所作所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分别属于干涉他人决定和变更姓名、冒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的行为,都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你来当法官: 下面这几种情况是否构成侵犯公民的姓名权? 播放课件:这样做,侵犯姓名权吗 ①牛顺19岁那年,高中毕业的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听起来有点不舒服,便决定去相关部门给自己重新起一个名字,父亲知道后,将户口本藏起来,以此来阻止牛顺改名。父亲的行为属于侵犯牛顺姓名权吗? (是) ②某杂志社经得刘某的同意后,以刘某的名义在杂志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否) ③李某购买了一套住房,房产过户的时候,李某在产权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否) ④在妻子赵某不知情的情况下,丈夫张某来到银行,告诉银行工作人员赵某委托自己来办信用卡,最终以赵某的名义办得一张银行信用卡。(是) ⑤街道办向残疾人发放救济金的时候,李某总是替身体残疾且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去领救济金,并替他签名。(否) ⑥愚人节那天,龙梅以黄欢的名义给黄欢父母发了一封加急电报,称“我病重,速到市一医院”。(是) 4.怎样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相关法律知识: 《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播放动画:一则征婚广告引发的风波 提问: (1)刘海受到法律处罚说明什么问题? (2)你从这件事情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1)这个案例说明了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侵犯他人姓名权是违法的,要承担法律责任。(2)我们既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姓名权,也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姓名权。如果我们的姓名权被他人侵犯,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加以维护。 【巩固新课】 师生归纳: 1. 2. 姓名权包括: (1)对自己姓名的决定权、使用权。 (2)对未成年子女姓名的决定权。 (3)对未成年子女姓名的变更权。 3.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与其人格尊严紧密相连,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如果我们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受到侵犯,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加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