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课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四框。 民主监督权利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而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途径,本框通过学生对民主监督权利的具体内容、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意义的感悟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领悟到“公共家园的呵护离不开公众的监督”,“公共权力离不开正确的监督”,培养学生“愿意监督、敢于监督”的意识和“正确监督”的能力。它是对上几个框题“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延续,同时学好这个框题也为学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正确参与政治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它在整课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学情分析】 本课作为前一节课的延续,与生活密切相关,且“民主监督的权利”部分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以及《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知识的理解上难度不大;但高一的学生在辨证思维能力方面尚有所欠缺,容易为生活中的负面现象所影响,易产生片面、偏激、消极的心理和言语。因而我们要注意从他们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积极的公民观念和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公民可以使用监督权,怎样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以及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联系生活实例分析说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规范自己民主监督的行为,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 2.难点:培养敢于正确行使民主监督的意识。 【教学方法】 采用体验、合作探究、分析、讲授等方法,体现“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和“课程即体验”的课程观、“学生是主人”的学生观、“教学即对话”的教学观。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法来完成知识构建、问题讨论、互动交流、情感的提升。 【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