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体现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而人教版教材不但在这几方面允分体现和锻炼了学生的共同合作解决问题、自主收集材料解决问题和进行课内外的延伸探究的能力,而且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就本课而言能使学生具有家乡人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感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牛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对于家乡的了解学生们现在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信息媒体很多,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很多,要想了解自己的家乡,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相应的知识.所以,对于我们这一课来说,学生获取厂资料,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本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1.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比例尺、图例。 2.能借助地图了解门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课前指导活动及相关资源、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地图。 2.学生课下查阅有关地图和自己家乡的相关资料,收集家乡变化的图片。 3.学生准备白纸和彩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师:老师现在给同学们朗诵一首占诗,同学们体会一下古诗所要描写的意境是什么? 师: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生: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从小离开家乡,长大以后0叫到家乡,家乡的乡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已经斑白,儿童见厂他不认识他,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人。 生:这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真不错,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刘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我们的家乡在哪里?让我们从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吧! 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 (出示中国地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吗7 生:中国。 师:很好,这是中国政区图。 师:老师现在对这幅地图有不解的地方想问问大家,有哪个同学能帮帮老师,解决这些问题?问题就是我想从地图卜知道中国有多大?它们各省的行政中心在哪里?中国的首都又是在哪里?怎样才能在地图上辨别出方向来呢? 生:老师我告诉你从地图上怎么测算大小,这幅地图是l:37。千米的比例,也就是说图上的一厘米等于现实的370千米,这样就能测出大小来了。 师:哦,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生:我是在网上查到的。 师:真好,同学们能利用现代的信息渠道获取新知识。 生:老师我来告诉你各省的行政中心和首都怎样去辨别,看地图的左下脚,上面有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意思,根据上面写的意思,你就能辨别山来了。 师:思,观察得真仔细,真不错。 生:要想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可以记住这么一个规律,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就能很快地辨别出方向来了。 师:真好,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这是我爸爸告诉我的。 师:看来同学们懂得的知识真多啊,让我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获得的知识已经掌握了怎样看地图,也明白了地图上所标符号代表的意思。那请同学们从地图上准确地找出自己家乡所处的位置,用自己喜欢的标志上讲台标出来。 (学生上讲台标识自己的家乡) 师:上来的几位同学表现得都很好,都能准确地找到自己家乡在祖国地图上所处的位置。 师:我们生活在中国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祖国母亲抚育了她的儿女,儿女们又精心创造厂这片国土。下面请同学们按省、市分组讨沦自己家乡最近有哪些新的发展变化。 活动二:探究性学习 (小组讨论,并进行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门己家乡的变化呢? 生:这是我们小组在课下收集的有关家乡发展变化的图片,现在展示给大家(出示图片并加以言语说明)。 师:很好,同学们课前准备得真充分。 生:这是我们小组在网上下载的关于家乡变化的一段资料,现在念给大家听……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多种渠道获取家乡变化发展不同角度的展示,使我们这节课增添厂许多鲜活的元素。 师:我们这些勤劳的中国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科学技术手段,使我们自己的家乡都得到厂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我们就带着这美好的心愿来进行一项活动。 活动三:画家乡 师: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家乡轮廓的绘画,并对你们的作品说一说它们像什么? (小组合作绘画,教师巡视) 师:每个小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吧,第一组进行汇报。 生:我们组画的是内蒙占,它就像一条孤傲的狼一样。 生:我们组画的是日.肃,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哑铃。 师:真不错,同学们画画的好,而且把家乡比喻的也很贴切。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厂怎样去看地图,也知道了自己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很快很准确地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而且还了解到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 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越变越好,那同学们长大以后要为家乡作山怎样的贡献呢?请同学们畅想下自己长大后对家乡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