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四框题 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辨证的观点分析有关的政治现象,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事例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通过对一些图片和文字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中国现在是一个法治的国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自觉培养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以及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要求 识记: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法设计 1、可以从具体事例入手,让学生分析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事例可以是教材上的三峡议案如何通过的事例,也可以选取当地一些由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的典型事例。 2、讲解依法治国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一些图片,了解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国家机关、个人两方面分析怎样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如果学生有能力,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进一步认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呢? 讲解新课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板书) 一、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制国家(板书) 1、人民怎样当家做主(板书)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构。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权:P9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主席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 全国人大代表 |
|
|
|
|
|
|
| 最高人民 检察院 | 最高人民 法院 | 国务院 | 中央军事 委员会 | 人民代表 | 广大 人民 |
|
|
|
|
|
|
|
| 各部委员会 |
| 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
|
|
| 地方各级 人民检察院 | 地方各级 人民法院 | 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 | 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 |
|
2、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板书) 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关键、核心);执法必严(重要条件); 违法必究(引申、保障)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制宣传日。 202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23年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23年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
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合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 巩固总结 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我们还京广行使我们的参与、支持和监督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一、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制国家 1、人民怎样当家做主 2、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 布置作业 了解你所在社区的人大代表,做一次采访,向他(她)了解人大代表的基本职责及他(她)对行使人大代表职权的认识。 教学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