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福建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实验组
实验结果
①黑色鼠与黑色
鼠结合
子代全部为黑色鼠
②黄色鼠与黑色
鼠结合
子代黄色鼠与黑色
鼠比例

1:1
③黄色鼠与黄色
鼠结合
子代黄色鼠与黑色
鼠比例

2:1

请作答:
1.实验组①中,子代与亲代具有相同形状的现象叫做。
2.根据实验组③推知,小鼠毛色中的色是显性基因。
3.根据实验组③可推测出不能成活受精卵的基因组成,过程如下:Ⅰ.黄色鼠与黄色鼠能生下黑色鼠,说明亲代雌雄个体的毛色基因组成分别是、,根据遗传规律推算,子代中黄色鼠和黑色鼠的比例应该是。Ⅱ.实验的实际结果是,子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表明色鼠的数量减少了。据此推测,不能成活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资料

:
ECMO
是“体外膜氧合治疗仪”的英文缩写。其作用是把患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补氧后再输回人体,如图甲。
ECMO
为危重病人赢得了生还的机会。
资料二:型号为
V-A
型和
V-V

ECMO
的共同点在于:静脉血都是从患者的大腿股静脉引流,进入换膜装置;区别在于:体外补氧后的血液回流人体的插入部位不同,如图乙中
A

B
所示。

请作答:
1.根据文中描述,ECMO的作用是暂时代替人体的(填一人体器官名称)。
2.由图甲交换膜内部构造可知,其模拟的结构是人体的和毛细血管,其中,氧与红细胞中的结合后,随血液流回人体。
3.人体血液循环包括肺循环和,心脏四个腔中的心肌最发达,血液由此泵向全身。血液流经图乙的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临床上,V-A型ECMO适用于心脏和肺同时受损的病人。根据图乙分析,V-A型的回流导管应连接(填“A”或“B”)点。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流感可导致病毒性肺炎,肺部炎症会使肺的重量增加,从而增高“肺指数”。
某小组
研究苦茶提取物抑制
H9N2
亚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肺部感染的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测定苦茶提取物对小鼠的毒性:
①将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取
只。
②连续灌胃
天,每天
次。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灌服等剂量不同浓度苦茶提取物。
③观察小鼠体征并记录小鼠死亡数据。如表

:

实验组
对照组
苦茶提取物浓度
[mg/
(
kg
·
d
)
]
000
000
000
000

死亡率(
%
)



第二阶段,研究苦茶提取物对由
H9N2
亚型流感病毒导致的小鼠肺部感染的抑制效果:
①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试验药物组,每组
只。
②除正常对照组外,另外两组小鼠以滴鼻方式感染
H9N2
亚型流感病毒。
③对试验
药物组灌胃
给药,其余组同时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天
次。
④给药后
小时进行
肺指数
测定。记录如表

:

组别
灌服物成分
肺指数(
%
)
A
正常对照组
生理盐水
0.71
±
0.06
B
病毒对照组
生理盐水
1.78
±
0.20
C
试验药物组
苦茶提取物
[mg/
(
kg
·
d
)
]
000
.26
±
.18
000
.13
±
.12
.32
±
.13
.83
±
.29

请作答:
1.由第一阶段实验数据可知,是否可以选取浓度为5000mg/(kg·d)的苦茶提取液用于下一步实验?。原因是。
2.第二阶段实验中,正常对照组与病毒对照组之间的变量为。
3.为判断药效,须将C组与(选填“A”或“B”)组的数据进行比较。
4.第二阶段设置多种浓度的苦茶提取物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5.据表2可知,浓度为mg/(kg·d)的苦茶提取物抑制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肺部感染的效果最好。若要探究“是否有效果更为显著的苦茶提取物浓度?”,可在该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针对浓度范围在500~mg/(kg·d)的苦茶提取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实验。
6.实验证明,一定浓度的苦茶提取物对小鼠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肺炎有抑制作用。该浓度能否直接运用于人的治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目的与工具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擦载玻片——擦镜纸                 B.观察细胞——显微镜
C.夹取盖玻片——镊子                 D.滴清水——滴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       B.森林       C.生物圈     D.陆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螨虫有四对足,身体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它属于( )
A.脊椎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环节动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制作面包使用的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甲烷菌     D.酵母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形成尿液的器官( )
A.肾脏       B.膀胱       C.尿道       D.输尿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体细胞中不一定具有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狒狒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防御性为     D.繁殖行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于“写字”这个动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能传导兴奋               B.骨能产生动力
C.由多组肌肉配合               D.需多个系统配合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荔枝花的结构中能发育为果实的是( )
A.子房       B.胚珠       C.花托       D.花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金鱼藻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子繁殖使新植物珠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B.两栖动物的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昆虫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阶段
D.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可以在陆地上完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多细胞生物            B.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D.细菌属于真核生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若将“葫芦藓、肾蕨、松树和向日葵”分为两类,分类依据可以是( )
A.植物能否产生种子              B.种子是否裸露
C.子叶有一片或两片              D.细胞有无叶绿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陈薇院士团队正在研发“腺病毒载体疫苗”,为疫情控制带来希望。该疫苗的技术关键是将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到腺病毒基因组中。请作答下列各题。
1.生产“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转基因
C.组织培养
D.生物防治
2.疫苗的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它的适用对象是( )
A.病愈后产生抗体的人
B.感染后正在发病的人
C.尚未感染的健康人
D.携带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3.以下物质或生命体会引起人体产生反应,其原理与使用疫苗的反应相似的是(  )
A.抗体
B.抗生素
C.维生素
D.病毒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其内光照强度及温度恒定。请根据图作答下列各题。

1.装置Ⅰ中,种植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及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
A.光合作用氧气
B.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氧气
2.装置Ⅱ的玻璃罩内壁上会出现一些水珠,主要来自( )
A.装置Ⅰ内种子的光合作用
B.装置Ⅰ内种子的蒸腾作用
C.装置Ⅱ内植物的光合作用
D.装置Ⅱ内植物的蒸腾作用
3.若在联通玻璃管O点处堵住,将发生的变化是( )
A.种子的光合作用减弱
B.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C.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
D.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4.若将装置Ⅰ和Ⅱ改为放置在黑暗条件环境下。则萌发种子内有机物的变化趋势为( )
A.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B.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C.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D.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活在风干物燥的澳洲森林里,澳洲桉树的叶片特化
出发达
的油细胞。夏季,挥发在空气中的桉树油极易引发火灾,火灾之后桉树又能最先回复生机占领森林。因此,桉树被人们称为“纵火犯”。请作答:
1.外表烧焦的桉树仍能发芽,说明桉树内具有分裂功能的组织仍然存活。
2.桉树种子的种皮被火烤裂,反而有利于萌芽。最终,种子中的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3.桉树生长迅速,占据空间,被遮挡的其他树木生长缓慢。桉树与其他树木存在关系。
4.桉树喜欢肥,根从土壤吸收了大量(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导致土壤贫瘠,植被退化。
5.每次打火过后,恢复了生机的森林里,其他树种比例逐渐减少。这使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
6.上述资料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下列哪几项含义?。(多选)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谚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与人体体温调节有密切关系。请作答:

1.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产生反应,这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
2.在反射弧中,“皮肤内神经末梢”被称作;寒冷的感觉是在上图中的“”中形成。
3.人体对受寒的调控,除了神经系统的参与,还有内分泌腺产生的在起作用。
4.图中共有条反射弧参与了体温调节。
5.哺乳动物等能够维持体温恒定,被称为动物。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①“新冠病毒携带的S型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蛋白结合
,从而侵入细胞
。②人体的皮肤可以阻挡病毒
。但是一次揉眼睛的动作,可能让病毒通过眼部黏膜的ACE2受体入侵;一次没戴口罩的疏忽,也可能让病毒进入呼吸道,个别病毒若是逃过了呼吸道纤毛的阻挡,就能直达肺泡。肺泡细胞膜上有较多的ACE2受体,病毒与其结合后能将遗传物质RNA注入细胞。在细胞内,大量新病毒被组装出来去侵染更多细胞,直到
③淋巴细胞产生针对S型蛋白的抗体
,吞噬细胞才能捕获并消灭“新冠”病毒。请作答:
1.病毒由和遗传物质构成。由上文可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2.病毒若由口腔进入,须经过、喉进入气管。进入眼黏膜的病毒,可以通过系统的运输感染其他组织细胞。
3.由资料可知,人体对“新冠”病毒有阻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
4.人体特异性免疫对于“新冠”病毒的作用,体现在划线句子(填序号)。
5.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预防“新冠”肺炎的做法:。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年来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于蝙蝠有关,这引起人们的思考,人类应该杀灭蝙蝠吗?人类该怎样与蝙蝠相处?
请据图
作答:

1.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 )蝙蝠是会飞的老鼠。( )刚出生的蝙蝠以母乳为食。( )中华菊头蝠和长舌果蝠亲缘关系最近。( )会飞的蝙蝠胸肌发达。2.蝙蝠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的特点,可以为“”这一生物学观点。
3.蝙蝠种类的多样性,与它分布地的多样性有密切关系。
4.根据图3写出一条与蝙蝠有关的食物链:。
5.生态学家推测:某些太平洋岛屿若杀灭了蝙蝠,当地的生态系统会由于某种植物的绝种而逐渐崩溃。根据图3信息,他们做出这个推测的依据是。
6.近年人类发生了传染性埃博拉出血热,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分离出相关病毒。综上,对于人类与蝙蝠的相处,你的建议是:。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小鼠的黄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毛色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其中显性基因用
A
表示。在毛色的遗传过程中,当受精卵中出现某种基因组成时不能成活。
某小组
经过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