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同步课时作业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复制链接]

选项
                          目的
            操作
A
                  调节光线强弱
   转动细准焦螺旋
B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转动转换器
C
                  使物像更清晰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D
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姗姗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换高倍镜后,口腔上皮细胞不见了(如下图)。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反光镜
B.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没有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凸面镜
B.对光完成时,应观察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在下降镜筒过程中,眼睛应该看着目镜
D.清洁收镜时,使用纱布擦拭物镜、目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分别观察洋葱鱗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和视野最暗的分别是(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40×

10×
40×

10×


15×
10×

A.丙、甲     B.丙、乙     C.乙、甲     D.乙、丙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学生在实验中使用显微镜,他用的目镜倍数是5倍,要把观察的材料放大200倍,他应该选的物镜倍数为(   )
A.10倍       B.20倍       C.40倍       D.100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下图示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和快速判断“污物”位置的方法概念图,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和图中2代表的结构分别为(   )
A.②③⑤、物镜                 B.①③⑤、目镜
C.②④⑥、物镜                 D.①④⑥、目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要使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应该选用目镜与物镜的组合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林刚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图所示,把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的方法应该是(   )
A.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B.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图一表示显微镜视野中草履虫的运动方向,要想对它进行跟踪观察.应将图二载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A.A          B.B          C.C          D.D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表是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
请据图
回答:


编号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10×



40×


10×
40×

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内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在表中应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是。2.若在视野内看到了“N”,则玻片标本上的原图是。3.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凹面镜)来对光。4.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想让观察到的血细胞体积更大,可转动[______]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暗时用平面反光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取的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