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两盆长势相同的绿萝,设计、实施了如下探究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植物 处理方式 A 绿萝 用透明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光照 小时;收集塑料袋中的气体。 B 绿萝 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在黑暗环境放置 小时;收集塑料袋中的气体。 1.在光照条件下,A组绿萝进行某种生理活动,合成有机物,能量,释放 (气体)。 2.B组塑料袋中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绿萝进行了 ,释放了 (气体)。 3.绿萝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 ’着 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养育了其他生物,成为生物圈的基石。请分析如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作为生物圈中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其细胞内有一座座“生产车间”,即(选填“叶绿体”或“线粒体”),为植物自身及人和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产品”即有机物和。 2.为验证绿叶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班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同学们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经过一系列操作,滴加碘液并冲洗后实验结果如甲图所示。请你判断,制造了有机物的是哪一部分?。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乙图是盛夏晴朗的一天,某绿色植物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你分析并解读: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大,是由于清晨随着太阳冉冉升起,光照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光合作用随之逐渐_(选填“增强”或“减弱”);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降低,是由于随着光照强度和气温的进一步增高,部分气孔逐渐缩小或闭合,光合作用随之逐渐(选填“增强”或“减弱”);a点和g点:表明夜间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请你解释其原因:。 4.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5.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以及维持碳-氧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作用,请你说出几个方面。(至少答出三方面)。+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小麦是人类的主粮之一,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被誉为“中原粮仓”。 1.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可用来制作面包、馒头等食物。 2.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小麦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运输到种子内储存。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3.某科研团队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密闭容器内小麦叶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结果如图2所示(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的点是点;当光照强度为lx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4.叶锈病是危害小麦生长的常见病害。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染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锈病小麦,经自花传粉后收获种子,由这些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抗锈病的,也有易感染锈病的。据此判断为显性性状,亲代植株的基因组成为(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 请据图 回答问题: 1.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③表示的物质是。为了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往往向温室大棚中通入[①]气体。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则气体②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散失到大气中。 3.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请结合图示将下列反应式补充完整(填写文字)。 +[①]→二氧化碳+水+。+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下为随州 市特色 蔬菜﹣泡泡青(青菜)科研小组绘制的三幅图,图甲表示大棚内泡泡青叶片气孔的气体交换情况,图乙为泡泡青叶肉细胞结构图,图丙为泡泡青大棚内(测试期大棚呈关闭状态)一天24小时所测到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 回: 1.结合图甲、图乙的信息,写出泡泡青叶肉细胞内能量转换器是。(用文字填写) 2.在图甲所示的三大生理活动中,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夜晚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2个空都用图甲中的字母来填写) 3.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其中18~24时曲线变化的含义是,24小时中,泡泡青植株中有机物积累最少的时刻是时左右。+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中 A 、 B 、 C 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 请据图 回答: 1.图中过程C表示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其实质是分解,释放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过程(填图中字母)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循环。 3.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直接用于过程(填图中字母),该生理活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由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精准扶贫是湘潭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多个草莓生产基地,开展休闲采摘,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请据图 回答问题: ( )为了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小苏同学在温室大棚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将草莓植株暗处理一昼夜后,如丙图装置连接好,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②,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 ______ 。取下叶片 A 和 B ,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成蓝色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 ”或“ B ”)。而且实验后,他发现两个塑料袋的内表面都有水珠,这是由于草莓植株的蒸腾作用导致的,水蒸气是从甲图中的 ______ (填数字)结构散发出来的。 ( )为了进一步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扶贫小组技术员对草莓大棚进行测试,乙图是从 点开始持续密封 小时,测得的某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判断该气体是 ______ ( )草莓根系分布较浅,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不能积水,否则会烂根死亡,原因是草莓的 根需要 进行 ______ 作用。+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甲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乙中 A 、 B 表示植物两种不同的生理活动, a 、 b 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图丙为探究果树 枝某种 生理活动的实验, 请据图 回答: ( )图甲中的结构 是 ,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它是图乙生理活动 A 进行的场所。 ( )图甲中的结构 含有导管与筛管,其中 能运输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 ( )图乙生理活动 B 的实质是分解 ,释放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 ( )把一段带有较多叶片的新鲜果树枝按图丙所示方式处理,光照 小时后,发现其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果树枝进行了 作用。 ( )为了提高果树移栽的成活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任写两项 )。+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银 边天 竺葵是 一种 盆栽观 赏植 物。银 边天 竺葵叶 片中 央是绿 色的 ,边缘 的细 胞 不含 叶绿素而呈白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如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① 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 二氧化碳+水+能量 ( )光合 作 用反应式中的① 是 ( ) 在 白 天 ,银 边 天 竺 葵叶 绿 色 部 分的 细 胞 进 行 作用 白色 部 分 的细 胞进行 作 用 ( )温室 栽 培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使 作用减弱,这对作物的增产有利。 ( )由两 个 反应式可以看出,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具 有重要作 用+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2)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 过程(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填“多于”、“等于”或“少于”) 乙植物。 (3)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23.7 20.7 ①上述实验中的 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判断的依据是在 的条件下,改变时,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较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贫困户因大棚蔬菜种植而脱贫。番茄是常见的大棚种植蔬菜,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很受人们青睐。两年前,某校的生物老师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增产,组织引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番茄的生命活动规律。图甲是他们总结的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番茄的一生中,发育的起点是 ______ 2. 图甲中 C 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______ 3. 图甲中的 是由 (花)结构中的 ______ 发育而来的。 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由 通过 ______ 合成的,并通过叶脉和 中的筛管运输来的。 4. 图甲中 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番茄植物体的 ______ 5. 分析图乙可知,对大棚中的番茄采取 ______ 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 该兴趣 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番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 小时光照,再连续 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 mg/h ”表示“毫克 / 小时”):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 mg/h )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 mg/h )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控制在 ______ ℃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因此,他们根据上述的探究结果,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了合理的增产建议。+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生辉”你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吗? 1.这段话中提到绿色植物能够“窃取天火”。“天火”是指,“窃取天火”用于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2.绿色植物通过上述生理活动,能够对生物圈产生的作用有。 3.除此之外,绿色植物还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对生物圈产生作用,该作用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 一 :兴趣小组的同学村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 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A______ ,装置 B______ 2. 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 ______ (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 B 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 图二中 ~ 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 [______]______ 的强度大于 [______]______ 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______ 种。 4. 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 ______ 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 萝 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 小时。 1. 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作用引起的。 2. 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填“甲”或“乙”)装置。 3. 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兴趣 小组的同学以学校生物种植园内的花生为对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下是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 2.花生植株是由图甲中的发育而来(填序号);由图乙可以看出花生具有独特的现象。 3.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根瘤菌的固氮功能由固氮基因控制,要使寄生在玉米根内的某种放线菌也具有固氮功能,简要的操作过程是。 4.测量发现,花生种子开始萌发到出土前,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植株干重会迅速增加。其原因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兴趣小组在 清风湖 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花单性,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过检索得知,此为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同学们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在植物学分类上,黑藻属于 植物,推断依据是 2.将黑藻的一片幼嫩小叶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 。细胞质不停地流动的意义是 3.将黑藻放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 ,你如何检测? 4.晚上,将黑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15 20 25 30 35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个 ) 61 55 42 32 25 21 19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5.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黑藻在一天中 (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