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细胞结构 B.都能快速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生长和繁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把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大类,他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C.按照生物的用途 D.按照生物的亲缘关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干旱的沙漠中植物种类极少 B.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D.蚯蚓的钻穴运动能改良土壤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与“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选项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泰山景区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生态系统中,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生物圈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上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下面 C.大气圈的中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的目的是对光 B.玻片向左移动,物物像也向左移动 C.目镜不变,物镜越长观察到的视野越亮 D.光线弱时用凹面反光镜对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小明对校园的生物进行了调查,调查到的生物记录如下: ①铁树、②枯枝落叶、③含羞草、④月季、⑤小鱼、⑥蚯蚓、⑦麻雀、⑧人、⑨感冒病毒、⑩蘑菇等. (1)其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填序号),应在调查表中除去. (2)所调查到的生物如果按形态结构特点划分,属于植物的是 (填序号);如果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划分成 和 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较易 请同学们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填写完整: (1) :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 :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光会影响其生活. (3)制定计划:用具纸盒应是透光的还是不透光的? . (4)实施计划:①在明亮和阴暗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入10只黄粉虫幼虫.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取平均值. ③实验记录如下:
|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阴暗 15 17 18 18 18 18 17 18 19 19
(5)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 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如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6)表达交流:①实验选用的黄粉虫幼虫数量为什么不用一只? . ②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有 个,变量是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请据图 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2)若人类在此生态系统中使用DDT杀灭蝗虫,则最终 体内DDT含量最高. (3)如果人为捕杀红狐,则短时间内臭鼬的数量会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这种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 . (4)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 和 部分.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