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考试,马上就真正的进入了复习的阶段了,大家一定要多做题,多练手,这样考试才不会生疏,以下就是由优学生物网为您提供的高一生物上册期末模拟练习题。 填空题 16.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填序号)。 (3)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l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 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获取酶液 研磨:5 g萌发的小麦种子+少量石英砂+10 mL蒸馏水―→离心分离:2023转/min,10 min―→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1 1 1 1 1 1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 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唾液淀粉酶溶液 甲 + - + -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上册期末模拟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生物试题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