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多加练习,为高考奋战。紧张的考试即将来临,大家都复习好了吗?本文包含了,编辑老师提醒大家认真审题,不要漏答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计60分) 1.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寄生能力。这说明( ) A.细胞死亡和病毒失去寄生能力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C.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D.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 2.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 命 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 ) A.神经元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C.一只小猫 D.生物圈 4.与悬铃木的机械组织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A.人的肌纤维 B.人的血液 C.人的肝脏 D.人的神经系统 5.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 ) A.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B.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的多样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 6.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符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所有生物体(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7.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这一观点的事实是 ()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生物 8.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遗传物质 9.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④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B.①④ C.③④D.②⑤ A.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B.①和②均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 C.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只来自于种子的糖类 12.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N、S含量最多 B.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 C.细胞鲜重中含量前四位的是水、蛋白质、脂质和无机盐 D.在细胞鲜重中O元素含量最多,干重中C元素含量最多 13. 在治疗创伤的中药方剂中,雄性羚羊角或犀牛角的用量极少,但是缺少这味药,疗效将大大下降甚至无效。已知动物的角主要是由死亡细胞的角化(变性)蛋白质组成的,则羚羊角等的有效成分最可能是( ) A.特殊活性蛋白质B. DNA C.微量元素类D.大量元素类 14.在正常人的一生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P随年龄变化(y)的曲线是( ) 15.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冲刺阶段,少数运动员的下肢肌肉会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 A.水 B.钙盐C.钠盐 D.尿素 16.图l是活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该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组成元素中含有a、b、c B.B物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物质 C.除a、b、c以外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D.细胞内的大部分酶属于B 17.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某农场在田间试验时 发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的地块低,技术员怀疑该农田可能缺乏某种元素。现将该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5块样地,分别编为1~5号进行试验。除施肥 19.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操作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定要用显微镜才行 ②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后再加入) ③用于蛋白质鉴定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 ④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前最好检测一下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纯度 ⑤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都需隔水加热时,且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A.1 B.2 C.3D.4 20.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 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21.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 B.2为脱氧核糖 C.4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D.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22.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 23.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2023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24.下图是核酸的基本 组成单位核苷酸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比较组成DNA与RNA的④,只有②存在不同 B.若③是T,则④叫做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C.若③是尿嘧啶,则②是脱氧核糖 D.若②是脱氧核糖,则④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25.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 )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26.在活细胞中,蛋白质的作用有 () ①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②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催化作用 ⑤性激素的主要成分 ⑥调节细胞代谢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⑥ 27.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7、27、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有( )项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②去掉甲硫氨酸得到5条肽链,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该88肽去掉甲硫氨酸后得到的5条肽链,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3 ④去掉甲硫氨酸后得到的多肽与原88肽相比,O原子数目减少1个 A.1B.2 C.3D.4 28.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 起流涎、呕吐、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0个,羧基0个 B.该 化合物是由7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种类是依靠其 结构的R基 C.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5 种,含有6个肽键 D.方框B所示R基所构成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量为163 29.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 列几种氨基酸: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解可得e个半胱氨酸 B.水解可得(d-16)/2个天门冬氨酸 C.水解可得z-14个赖氨酸 D.水解时消耗14个水分子 30. 下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在DNA聚合酶作用下的聚合过程。若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形成的小分子DNA共有500个碱基对,则其缩合过程中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产生的水分子数、该DNA分子中羟基(-OH,碱基中不含羟基)数分别是() A.499,499,502B.499,498,501 C.998,998,2023 D.999,999,2023 二、填空题(共4个题,计30分) 31.(7分)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 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 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丁图为通过目镜测微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 (1)若要使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 (2)图乙、丙中视野最暗的是 (3)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显微镜正确调节顺序: (填序号)①转动转换器;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移动标本; ④调节光圈 (4)丁图中,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需 (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目镜,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填“大”或“小”) (5)若丁图所示显微镜接着用于观察变形虫,则应调整为 (填“大”或“小”)光圈 (6)若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象是“dp”,则实际图象是 (1)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填序号)。 (2)①与④相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为 (3)肯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序号),所以其营养方式 (4)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标号)。 (5)①细胞与④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④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33.(6分)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见下图。 (1)若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则会得到 个氨基酸。 (2)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 个。 (3)该四十九肽只有第号位为赖氨酸,而苯丙氨酸存在于第 号位上。 (4)若通过酶切等方法确定某多肽由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半胱氨酸C3H7O2NS组成,称取此多肽415g,完全水解得到氨基酸505g,已知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00,每摩尔多肽含有元素51mol。则一分子此多肽由 个氨基酸组成,其中三种氨基酸的数量比是 。 34.(9分)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重) 44.43 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重) 14.62 55.9 7.46 9.33 m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 (2)甜玉米含糖量比较高,并且比较脆嫩合适鲜食,若检测其中还原糖时,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判断。玉米中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在评价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其中的种类和含量。 (3)玉米种子成熟时,淀粉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 mL豆浆,然后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如果均出现__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生物试题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