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是有所帮助的,以下是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总结的高一生物期末复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训练题,希望大家喜欢。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重点知识记忆】 1、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_______________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__________→选优→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1)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2)缺点:杂交育种不能产生新的________;育种周期_____,并存在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4、诱变育种是利用_________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__________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_____________。 5、原理:_________________ 6、特点:(1)优点:能提高__________,产生新_____,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________育种的进程。(2)缺点:____________。 7、克服的方法:________ ____________ 。 【典型题目训练】 一、单选题 1、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2、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无籽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 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单位体育种原理 C.培育青霉素高产苗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多莉”羊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原理 3、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 A.杂交育种法 B.诱变育种法 C.单倍体育种法 D.多倍体育法 4、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现用DDTT与ddtt两个品系作亲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比例 A.1/16 B.2/16 C.3/16 D.4/16 5、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病×矮秆易染病—①→F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 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6、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合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7、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与一个基因型为 AABbCc的小麦杂交,三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则子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 A.1/2 B.2/3 C.3/4 D.1/4 8、在农作物的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互换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③①④④ B.④①②④ C.④④①③ D.④③①④ 9、萝卜和甘蓝两种植物杂交, 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 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后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 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加倍 10、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 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 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太空椒 ④ 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 ① B. ①② C. ① 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两种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 (1)若用杂交育种法培育出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小麦品种,其主要步骤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 F1 F2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类型。 其中a、b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c过程处理的方法是在F2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个体,然后逐代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即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2)若用单倍体育种法培育矮秆抗锈病能稳定遗传的小麦品种,其主要步骤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 F1 配子 幼苗 矮秆抗锈病植株。 在f过程中培养的是__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_;若想获得正常的矮秆抗锈病植株,必须在________过程使用秋水仙素,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23年11月21日中科院等部门在上海宣布,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已圆满完成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图。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独立完成的最大的基因组单条染色体的精确测序,为人类最终揭开水稻遗传奥秘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自然》正式发表了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以《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序列及分析》为题的文章介绍,中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对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全长序列的精确测定,拼接后总长为2023万碱基对,精确度为99.99%,覆盖了染色体全长序列的98%,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组测序的标准。科学家在完成序列精确测定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水稻第四号染色体所含基因进行预测分析,鉴定出2023个基因,并注释在染色体的准确位置上,为进一步确定这些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水稻基因组计划只研究1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水稻体细胞染色体为2n=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试剂处理二倍体水稻幼苗,可获得四倍体水稻。在农业生产上四倍体水稻能不能大面积推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三个水稻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 种的基因型为aaBBDD。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何运用杂交 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 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重点知识记忆答案: 1、优良性状 2、自交 自交 基因重组 3、(1)目的性强 (2)基因 长 4、物理 化学 基因突变 5、基因突变 6、(1)突变率 基因 加速 目的性不够强 7、扩大诱变群体,增加选择的机会 典型题目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5、B C B A C 6—10 、D C A D B 二、非选择题 11、(1)杂交、自交 矮秆抗锈病 自交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2)e (减数分裂) 配子(花药或精子) g 染色体数加倍 12.(1)水稻是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有 12 条染色体,含有水稻的全部遗传信息。 (2)秋水仙素 不宜大面积推广,因为多倍体水稻的缺点是生长慢,结实率低。 (3) A 与 B 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 C 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可以得到基因型为 aabbdd 的种子,该种子可长成基因型为 aabbdd 植株。 总结:高一生物期末复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训练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