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科学家揭示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鱼类繁殖物候的影响

[复制链接]

我国科学家通过前后20年的深入研究,首次揭示出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鱼类繁殖物候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到2023年,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裸鲤的繁殖物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幼鱼的生长季节共增加了约17天,增加的速率约为每10年3天。

其中,2023年到2023年期间增加13天,主要通过繁殖季节的提前来实现,而2023年到2023年期间增加4天,主要通过生长季节向冬季延伸得以实现。

据相关专家介绍,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拥有十分丰富的水资源,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水循环的加剧,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冰川的加速退缩和湖泊的急剧扩张。但是,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环境变化对水生生物和食物网造成的影响,以及高原鱼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毅峰团队将树轮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鱼类研究,构建了长达40多年的青藏高原特有鱼类的生长指数年表,并对西藏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色林错的裸鲤繁殖物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项研究历经20年,不仅首次量化了我国鱼类的物候变化,而且为研究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成果最近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全球变化生物学》在线发表。(记者谭元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