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又被北京的“雾霾”刷屏了!不过这次人们关注的重点却不仅仅是雾霾,而是里面的“耐药菌”。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国际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结果中指出北京的雾霾中有耐药菌,而且研究团队发现的还是针对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据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抗菌活性最强的一类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在呼吸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病症上,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文章指出,如果这类抗生素出现耐药性,意味着人类可能失去这“最后一根稻草”。 简单地概况一下就是——雾霾中存在着“超级细菌”,任何抗生素都束手无策。 耐药菌是什么鬼?! 这么严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耐药菌是什么鬼?! 耐药菌是指在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微生物。所谓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可以说,人类一直在和病菌做斗争,而病菌也会强大,这迫使人类寻找新的对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抗生素和细菌的对抗,无疑是一场生命的赛跑。 超级细菌——那些逆天的微生物 如何连抗生素都束手无策的这类细菌,人们称之为“超级细菌”,官方解释是指那些由于长期被滥用抗生素的病人体内产生的超级抗药性的细菌。 超级细菌,可不是什么新鲜的字汇。近年来陆续发现的超级细菌(Superbug)有: 在美国发现的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以抵抗最强力的抗生素和药物,并能够引起各种感染;在法国发现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因突破了人类当前对付细菌感染的“最后堡垒”——万古霉素防线而得名。 据报道,这两种细菌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美国每年因“超级细菌”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达到20230例,超过了2023年美国死于艾滋病的20230人;在过去两年内,法国已有313人发生VRE尿道或消化道感染,其中3人因无药可治而死亡。 细菌抗耐,似乎是一个很难避免的问题。例如在很多欧洲国家,对它都有非常严格的控制,然而还是有耐药菌产生的案例。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最被广泛认可的是因为大范围不合理应用抗菌素。 超级细菌该怎么办?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抗生素和细菌一直是这样的关系。 古代,没有抗生素这一说,但是古人通过自己的聪明才干,还是发现了一些对抗细菌的方法,例如洋葱、大蒜,高温等来杀灭有害细菌。 面对此次雾霾中带有耐药菌,一种声音表示,在北京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现在还出现了“超级细菌”,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蓝瘦、香菇”。 有声音认为,如果你不担心自己走在人行道上被汽车撞伤,就更不要担心自己会感染超级耐药菌。耐药是细菌的生物本性,是为了自身繁衍和生存的需要,细菌耐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你多么小心,最终细菌都会出现耐药,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聪明如你,又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雾霾大家都不喜欢,蓝天白云才是真爱。 |